主要參考文獻(1 / 1)

[1]程潞:《中國經濟地理》(修訂三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2]張建平,李紅梅,田東霞:《區域經濟理論與實踐》,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延軍平:《中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與對策》,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4]趙燕菁,莊淑婷:《通向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製度途徑》,經濟學家網,2005-09-09。

[5]李羅力,郭萬達,丁四保:《中國的區域經濟整合與發展》,中宏網,2005-09-08。

[6]何添錦:《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5(1)。

[7]李德水:《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幾點認識》,中國統計信息網,2005-01-12。

[8]胡少維:《如何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上海投資》2005(6)。

[9]姚士謀:《我國城市群的特征、類型與空間布局》,《城市問題》,1992(1)。

[10]安虎森:《新區域經濟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1]鄧宏兵:《區域經濟學》,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12]曹克瑜,柯淑娥,謝青:《區域經濟管理概論》,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3]朱英明:《我國城市地域結構特征及發展趨勢研究》,《城市規劃彙刊》,2001(4)。

[14]王興平:《都市區化:中國城市化的新階段》,《城市規劃彙刊》,2002(4)。

[15]史育龍,周一星:《關於大都市帶(都市連綿區)研究的論爭及進展述評》,《國外城市規劃》,1997(2)。

[16]姚士謀:《關於城市群基本概念的新認識》,《城市研究》1998(6)。

[17]崔功豪,馬潤潮:《中國自上而下城市化的發展及其機製》,《地理學報》,1999,54(2)。

[18]代合治:《中國城市規模分布類型及其形成機製研究》,《人文地理》,2001(10)。

[19]李小三,徐鳴:《關於縣域經濟的理論思考》,《江西社會科學》,2000(3)。

[20]茶洪旺,李健美:《區域經濟管理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1]朱傳耿,沈山,仇方道:《區域經濟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22]儲東濤:《區域經濟學通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3]淩耀初:《中國縣域經濟的發展戰略》,北京:學林出版社,2005年版。

[24]魏後凱:《現代區域經濟學》,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25]鄭炎成,陳文科:《縣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現實地位變遷:理論與實證》,《財經研究》,2006(3)。

[26]吳明,錢濤:《構建政府服務平台促進和諧下城建設》,《中國經濟信息》,2007(16)。

[27]李潤田:《縣域經濟幾個基本理論問題研究》,《地域研究與開發》,2004(6)。

[28]張憲昌:《縣域經濟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前沿》,2004(1)。

[29]高國輝,晨風:《在新農村建設中創新發展》,《中國經濟信息》,2007(11)。

[30]孫久文:《區域經濟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1]陳棟生:《區域經濟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2]張可雲:《區域經濟政策》,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33]楊雍哲:《論城鄉統籌發展與政策調整》,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年版。

[34]李峰,曹克瑜:《陝西產業集群發展戰略研究》,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年版。

[35]胡鞍鋼:《中國地區差距報告》,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6]陳棟生:《區域協調發展論》,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37]頡雅君,龔勤林:《中外區域經濟政策的比較及其對西部大開發的啟示》,《軟科學》,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