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凝心聚力,必須形成四種昂揚銳氣
第一,要有搶抓機遇的靈氣。搶抓機遇的靈氣來自於學習。機遇在書中,機遇在市場,機遇永遠垂青於博求新知的人。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縣級領導,要正視自身存在的“知識危機”、“本領危機”和“崗位危機”,做到主動的而不是被動地學習,自覺地而不是盲目地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政策水平和決策水平。搶抓機遇的靈氣來自於群眾;搶抓機遇的靈氣來自於實踐。全縣上下都要大興實踐之風、實幹之風、實效之風,一切工作都要由實踐來檢驗,讓實踐來作結論。
第二,要有自我加壓的勇氣。壓力就是動力,有壓力就會奮發,奮發才會有為。實現既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壓力確實不小。困難和壓力不可怕,可怕的是麵對困難和壓力,不敢挑戰自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這是我們前進中的最大困難和最大壓力。尤其是我們領導幹部要正視困難和壓力,善於給自己出難題、壓擔子、找麻煩。努力變困難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變被動為主動,掌握競爭中的主動權。
第三,要有負重奮進的誌氣。合水要有大的作為,不快則退,不快則慢,慢則意味著失職。各位領導幹部要深刻牢記黨的重托,牢記致富人民的重責,牢記富民強縣的重任,保持昂揚之氣,樹立進取之心,以苦礪誌,知難而進,奮力拚搏,不斷創新業、成偉業、攀高峰。
第四,要有眾誌成城的士氣。人心齊泰山移。條件再優,時機再好,若人心不齊,力量分散,就不能順應天時、抓住機遇,就不能用盡地利、發揮優勢,也就不能占有人和,共業同榮。“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要加快富民強縣進程,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麵,必須用“加法”和“乘法”,激發全縣上下旺盛的士氣,形成團結實幹不爭論、凝心聚力求發展的良好氛圍。要在全縣上下確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同德,和衷共濟的整體意識。
三、奮發有為,必須弘揚五種精神
一是敢於負責的精神。敢於負責是對各級領導幹部的起碼要求。作為領導幹部,在其位就要謀其職,謀其職就要有所為。要敢於負責,不推諉、不扯皮、不兜圈子、不繞彎子、賣關子。同時,作為領導幹部,對工作中出現的失誤和問題,也要主動承擔責任,不諉過於人,推卸責任。
二是動真碰硬的精神。在加強管理、推進工作的過程中,要堅持原則、無私無畏,該抓的事要抓緊抓好,該管的事要官嚴管實。要敢打硬仗、勇打勝仗,著力解決與人民群眾密切關注、影響長遠發展的棘手問題,做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三是深入細致的精神。天下大事作於細,古今事業成於實。我們抓工作落實,要善於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注意在“細”字上做文章,盡量想得深入一些,考慮得周全一些,安排得細致一些。尤其對我們既定的重點工作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要以細致入微的態度,保質保量抓落實。
四是吃苦耐勞的精神。目前,我們都在負重前行,任務更加艱巨、繁重,我們的工作也異常艱苦、艱辛。一定要樹立吃大苦、耐大勞的精神。要明白,沒有幹部的苦和累,就沒有人民的喜與樂。
五是隻爭朝夕的精神。“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要以滿腔的創業激情,增強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前瞻性。全體幹部要樹立緊張快幹、雷厲風行的作風,做任何事情都要力求見事早、行動快、效果好。
四、奮發有為,必須做到三個到位
一是思想認識必須到位。一要有“依靠群眾抓落實”的共識。隻要把廣大人民群眾真正發動起來,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二要有“創造性抓落實”的共識;三要有“善始善終抓落實”的共識;四要有“落實好才有政績”的共識。
二是考核督查必須到位。對既定的目標管理考核,包括縣級領導任務考核,要按照客觀、公正、民主、公開的原則,堅決兌現,不變通,不走樣,一是一,二是二。
三是領導責任必須到位。各級領導要努力提高抓落實的能力。要善於抓住關鍵、善於調查研究、善於組織協調。特別是各位縣級領導,要把落實的意識灌輸給自己分管的每個班子成員和下屬,並把落實的任務層層分解,形成齊心協力抓落實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