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績印證能力(2 / 3)

二要加大爭取項目力度。項目是發展的載體。各級各部門都要樹立強烈的項目意識,把招商引資,抓項目建設作為我縣經濟發展的“重頭戲”,要緊緊依靠西部大開發、國扶縣、革命老區三大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組建精幹得力的招商引資隊伍,廣泛搜集項目信息,做好項目包裝,努力提高招商引資的實效。要推行爭取重大項目資金領導責任製,各級領導都要圍繞交通、通訊、電力、水利、城鎮化、工業化建設跑項目,跑資金,抓落實。從爭取立項到施工建設,是哪裏的招商引資項目,哪裏的黨政一把手就服務到底,負責到底,中途不得撂擔子。若因主觀原因致使項目流產或中途受阻,要追究相關領導責任。要特別注意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充分調動企業上項目、求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爭取的方式和手段上,要放開搞活,不拘一格。我們去年製定的《爭取建設項目資金獎勵辦法》已全部兌現落實到單位,到人頭,縣上一分錢不扣。把項目列入主要考核內容,以項目論功過,以項目定獎罰的政策我們要長期堅持並保證堅定不移地落實,以調動和激勵全民參與爭項目、爭資金的熱情。

三要突出抓好產業開發。合水縣是一個農業縣,農業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基礎,是關聯全社會的大產業。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培植高效益的農業財源,是穩定增加財政收入和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進一步加大農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超前意識,實施一鄉一品、規模經營戰略,充分發揮農產品的比較優勢。同時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培育“龍頭”企業,推廣“公司加農戶、龍頭帶基地”的經營模式,促進結構調整。今年,要重點抓好小雜糧、山野菜、黃花菜、籽用南瓜等農特產品深加工企業,扶持現有兩個乳品加工企業上規模、上水平、上檔次。要特別重視並解決好農產品生產與市場脫節、銷售不暢的問題,大力發展壯大各種新型流通組織,加快農貿市場體係建設,優化農產品流通環境,以激發和調動農民參與產業開發的積極性。去年我們出台了動員幹部職工帶頭從事產業開發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績。今年,我們又進一步修訂完善了部門包村、包產業幫扶責任製,給縣直部門和省地駐合單位重新確定了幫扶村和產業,明確了目標,靠實了責任。同時,縣鄉抽調了291名機關幹部,組成農村、企業、社區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重點地區四個工作隊,下到基層一線,幫助工作。縣委還擇優選派了32名幹部到村任職掛職,這些都是縣委、縣政府轉變觀念,工作往上攀登,作風向下深入的實際舉措。各部門要積極鼓勵支持學有專長的幹部職工離崗從事產業開發並堅決兌現落實有關優惠政策和工資待遇,確保年內在產業開發上取得良好效益。科技、電力、金融、交通、財政及四大產業辦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爭當為基層服務、為產業開發服務的模範。這裏我要強調的是,我們衡量一個鄉鎮、一個部門、一個幹部參與產業開發的效益,不隻看你投資了多少錢和物,投入了多少人力,主要看你所開發的產業增加了多少效益,老百姓從中得到了多少實惠。

三、能實實在在地辦成幾件實事,就是大政績

保持飽滿的政治熱情,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紮紮實實地為群眾辦實事,這是對領導幹部最起碼的要求。看一個領導幹部工作態度如何,作風好壞,就看願不願辦實事;看水平高低,能力大小,就看會不會辦實事;看政績大小,就看有沒有辦實事,辦成了幾件實事。我們一定要牢固樹立“實事”就是政績的觀念,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一要有政績觀念。政績是什麼?政績就是為群眾辦實事。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我們評價一個幹部的政績,既要看“苦勞”,又要看“功勞”,主要看“功勞”大小。沒有在本職崗位上做出突出貢獻、讓群眾得到實惠的“苦勞”不算“功勞”,沒有“功勞”的“苦勞”不算政績。政績應該是實實在在幹出來的,而不是虛報浮誇“吹”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撲下身子,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切實做到各項工作的重心向重點工作傾斜、向基層基礎工作傾斜、向熱點難點問題傾斜、向督促檢查抓落實傾斜,盡心竭力為人民謀利益。對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縣委、縣政府都將采取措施,強化督查落實,徹底擠幹水分,杜絕虛假數字,虛假政績,做到每一筆統計數字,每一件新辦的實事以及各項工作,既敢向上級領導、新聞媒體報告,又敢向廣大群眾、社會各界公布,使群眾高興,領導放心。對執意弄虛作假、胡吹冒報的幹部,要采取組織措施,堅決處理。

二要有謀事之舉。成事之基,在於謀事。我縣之所以窮,我看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種善謀事、會謀事、謀大事的意識,缺乏敢想、敢幹、敢試的精神,多數幹部安於現狀,不想事不謀事。西部大開發實施兩年多,我們到底發展了什麼?建設了多少項目?很值得我們認真反思。所以,我們每個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不但要有謀事之心,還要有謀事之略,更要有謀事之舉。我們一定要明確這樣一個基本要求,即各級領導幹部既是謀事的主體,決策的主體,更是抓落實的主體。那麼,怎樣謀事,首先,要研究政策,要把政策作為最大的資源,深入學習,全麵掌握,創造性地用足用活,特別是要在建設資金投入、財政轉移支付、金融信貸支持、稅收和礦產資源等中央和省地出台的優惠政策方麵,花大氣力去研究,尋找切入點,找準突破口,做到政策為我所用,用政策爭資金、跑項目、求發展。其次,要瞄準市場。要善於捕捉市場信息,見微知著,以變應變,把握主動,搶占先機,依市場變化調整我們的工作部署和重點,決定先幹什麼,後幹什麼,多幹什麼,少幹什麼。第三,要吃透縣情鄉情。吃透縣情鄉情,就必須明確我們的優勢和劣勢,變優勢為動力,變劣勢為壓力,把我縣的果、畜、菜支柱產業做大;把白瓜子、黃花菜、香菇等特色產業做強,把薯豆、南瓜等農副產品做精,把鄉鎮企業、民營企業等非公有製經濟做活。第四,要付諸行動。對謀劃的每一件事,都要積極地去組織實施,最大限度地縮短由說到做的距離,力爭使我們的所謀之事,有結果,有成效。

三要有實幹精神。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目前,我縣幹部隊伍中的突出問題就是缺乏實幹精神,工作深入不下去。我們講要有政績觀念和謀事之舉,最終還是要體現在實幹上。在這方麵板橋鄉立足實際搞建材,太白鄉依靠資源開發綠色食品等都是實幹的具體行動,特別是固城鄉在發展非公有製經濟上“認真細致地去想,挖肉補膚地去幫,真心實意地去幹”的做法值得借鑒。我們就是需要這種真誠實在、真才實學、真抓實幹的“三真三實”幹部,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來抓落實。每個領導幹部都要樹立“職務就是責任,領導就是服務”的思想,在其位,謀其政,大力推行“學教”活動總結出來的“一線工作製”,用全年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深入農村、深入基層,把解決困難群眾難題作為一項德政工程來抓。每個縣級領導都聯係了一個鄉和一個產業要嚴格按照《縣級領導工作任務考核辦法》,把各自的聯係點辦成“示範點”。每一位科級幹部都要聯係1-2戶貧困戶,幫助他們製定合理的經濟發展計劃,確定一項有效益的產業,協調解決一定量的啟動資金。各鄉鎮至少辦成10件、各部門至少辦成5件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以取信於民。縣政府向全縣人民鄭重承諾要辦的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10件實事,要言必行,行必果,堅決兌現,取信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