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謀利益是非常實在的,來不得半點虛分假,必須堅持高標準,做到盡心竭力、全心全意。辦實事是為人民謀利益、給群眾以實惠的最好方式。凡是涉及到群眾利益的事都是大事,要認真聽、及時辦。要幹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事,幹長遠起作用的事。
合水縣地處甘肅東部,是革命老區之一。全縣轄13個鄉、2個鎮,總麵積2942平方公裏,總人口16.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4萬人;地勢山川原相間,子午嶺縱貫南北,區位優越,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宜人,植被良好。因出土黃河古象而馳名中外,更有秦直古道、千年酸棗樹、古石刻造像、太白紫斑牡丹和碧霞落天等獨特的文物古跡和人文景觀;盛產甘草、麻黃等150多種珍貴藥材和黃花菜、白瓜子等117種土特產品;勞工手套、地毯、甘草等產品遠銷東歐、日本、美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全脂甜牛奶粉、合水機瓦、黃花菜、蘋果等產品俏銷省內外,市場前景廣闊,極具開發潛力。
近年來,全縣上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創新,求實進取,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取得較大突破,城市經濟持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改善。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明顯進展。
麵對新的機遇和挑戰,縣委、縣政府與時俱進,審時度勢,充分調查研究,確定提出了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奮鬥目標和工作重點,以推進全縣經濟高起點、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基本思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西部大開發總攬全局,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全力實施“六三”,開發草畜業、農特產品加工業、旅遊業三大產業,擴張乳品、服裝、建材三大產品,建設蘋果、瓜菜、“兩牛”三個基地,加強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和城鎮三項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市化三大進程,實現興縣富民、財政翻番、山川秀美三大目標戰略,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大建設促進大發展,走發揮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經濟的路子。
奮鬥目標及工作重點是:
1.以實施民營強縣戰略為突破口,全力打造品牌經濟。一是完善改革,激活主體。對改製後的民營企業加強宏觀管理,強化技術指導,加大資金扶持,幫助其盡快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切實增強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積極推進土地使用權有償流轉,放活機製,放寬政策,激活企業市場主體作用。二是強化引導,增加主體。對民營經濟政治上關心,政策上傾斜,發展上幫助,資金上扶持,努力營造“民營經濟”鋪天蓋地之勢;三是幫大扶優,盤強主體。按照“幫助大的、扶持好的、改造老的、發展新的”工作思路,新辦草粉草餅加工廠、金盞菊加工廠、金絲瓜加工廠、沙棘飲料廠、礦泉水廠、板橋硯廠、優質山野菜加工廠、彩印廠等10戶企業,完成勞工手套生產線、現代化乳品生產線、彩印生產線等三項技術改造工程。
2.以建立“畜牧強縣”為目標,幫強做大特色經濟。獨特的縣情決定了合水要在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上求得新發展,就必須在挖掘特色資源、培植特色產業、開發特色產品三個方麵狠下工夫,在區域布局上推行“果上原、菜下川、瓜進山、牧草布全縣”,發展特色“塊狀”經濟;在產業結構上推行“牛羊進圈、企業進村、園區進鄉、農民進城”,培植特色“網點”經濟;在產品結構上“開發名牌產品、提升傳統品種、突破珍稀品種、引進名優品種”,打造特色“品牌”經濟;在工作部署上,突出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構築特色“亮點”經濟。特別要把草畜業作為立縣之本,強縣之策,重點突破,整體推進,每年新增奶牛4000頭,黃牛10萬頭,商品羊10萬隻,種草10萬畝,到“十五”末,使奶牛存欄達到2萬頭,黃牛50萬頭,商品羊50萬隻,種草50萬畝;推行奶牛投保和小區養殖,黃牛整村推進和羊隻舍飼圈養,提高商品率和經濟效益,把合水建成草業大縣和畜牧強縣。同時,把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園區作為重點,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加大項目引進和招商引資,“十五”末建成20個科技示範園,構建農業產業化、農民城鎮化、城鎮工業化的新型示範園。
3.以推進城市化進程為切入點,全麵發展城鎮經濟。經濟騰飛的龍頭在城市,今後重點抓好新區開發、舊城改造和小城鎮建設。新區開發,要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大變樣,五年再建一個新縣城”的目標,進一步強化城市經營理念,發揮城鎮的吸納和帶動輻射功能,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多形式運作,多渠道融資,提高城鎮功能,優化城市形象,以市場化推動城鎮化,使縣城城區規模和城鎮人口擴大1倍以上。舊城改造,按照“一縱三橫”的總體構架,積極實施街道拓寬、道路整修、環境綠化美化、供排水改造、市容整治五大工程。小城鎮建設,進一步加大撤鄉建鎮力度,重點抓好吉峴、太白等十個小城鎮建設,“十五”末建成4個物流型、5個商貿型、1個旅遊型小城鎮;放開戶籍管理,吸引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加速二三產業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