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不要擺闊
隨著新時期農村黨員人生價值的實現,一部分人的腰包也隨之鼓起來了,小富之後,如何花這些錢?能不能趕時髦、闊氣?換句話說,“土”老百姓,敢不敢“洋”起來?腰杆子敢不敢“挺”起來,能不能真做一回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也就是說,他們能不能花錢到大專院校和各類專業技術培訓班去學習、深造?能不能到區外、省外、國外去考察學習?能不能擁有現代化的交通和通訊工具?能不能興建和擁有現代化的莊園和別墅?能不能興辦和管理科技含量較高,規模較大的現代化企業?能不能擁有家用高檔電器和電腦等等信息傳輸設備?我看,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如果說甘願受窮的黨員不是好黨員,那麼,不想幹大事,擺闊氣的黨員起碼也是沒有理想和追求的表現。當然,我們所說的擺闊絕不是“窮講究”,不是瞎折騰,更不是追求金迷紙醉、燈紅酒綠的奢靡生活,而是要先富起來的黨員率先樹立現代農民的形象,塑造現代農民的氣質和膽魄,以便適應知識經濟的時代要求。因此,農村先富起來的黨員要樹立全新的市場經濟觀念,塑造全新的新型農民形象,在富起來的同時,也能堂堂正正地闊起來,“派”起來,“抖”起來。我認為,這就是農村黨員應當大講而特講的浩然正氣。試想如果我們的農民都闊起來了,派起來了,這就足以證明我們的生產力解放了、發展了;綜合國力增強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整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也就提高了。
三、要不要享樂
農村黨員要不要享安逸,求樂趣,使自己的物質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得到滿足,努力提高生活質量?回答應當是肯定的。小平同誌早就指出:“我們一定要根據現在的有利條件,加速發展生產力,使人民的物質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麵貌好一些。”但是,有不少人總是認為黨員就應該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就是樂,也應以苦為樂,至於追求物質和精神享受似乎與黨員不沾邊。其實,“樂”是一種境界、一種氛圍、一種走向成功的精神動力。我黨在重視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曆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即便是在艱苦的戰爭年代,也極為重視人的精神陶冶,何況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黨員帶頭把農村的文化生活搞好,使老百姓在豐富多彩的精神享受下,去搞農業產業化、發展經濟,這不僅可以增強其致富信心,也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素質,何樂而不為呢?我們擯棄以追求感官刺激和享樂為人生唯一目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並不反對廣大黨員用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來實現和創造並享受美好生活,共產黨人不是禁欲主義者,不是清教徒;我們崇尚艱苦奮鬥的精神,但並不讚同“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如果人人都這樣做,市場經濟何年何月才能發展起來?提倡適度消費,提高生活質量,把日子過得舒坦些,順心些並不是享樂主義。艱苦奮鬥的精神是不怕困難,有頑強意誌的精神,並不是越窮越革命的精神;不敢過好日子,怕享福,怕冒富,溫飽即安的思想是頑固的、保守的、落後的小農思想,是捆綁生產力的繩索,是製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劣根。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村黨員不僅要追求享樂,而且要率領和引導群眾共同享樂,創造一種精神文明建設的其樂境界。如果說,一味追求燈紅酒綠,醉生夢死,聲色犬馬的奢靡生活那將不得了的話,那麼,不思進取,不開拓創新,不帶領群眾創造美好生活,享受美好生活,那就更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