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慶陽怎麼辦(2 / 3)

二、必須抉擇的發展之路

其一,必須把發展戰略從過去資源開發優先轉向基礎設施優先。長期以來,我們走的基本是一條資源開發優先的路子,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幾乎全部放在資源開發上,忽視了基礎設施建設,以至於老區的麵貌多年沒有與發展和時代相適應的重大變化。目前,市場體係不健全,交通不便,信息不靈,基礎設施薄弱已成為我區經濟落後的主因。因此,必須著眼長遠,把基礎設施建設當作本地經濟發展的先導和基石,作為主攻方向,三管齊下,即一手抓全區村村通路、通電、通廣播電視的“三通”建設,促進農村的市場化進程;一手抓民航、公路、鐵路主通道建設,創造招商引資加快發展的硬環境;一手抓農田、水利和生態治理。唯有基礎設施搞好了,產品經濟才能更好地過渡到商品經濟。

其二,必須把發展思路從過去“以農為本”轉向以市場為本。首先,市場經濟的主體是企業,企業的發展才能真正激活地方經濟發展和各類要素。必須以超常的膽略和氣魄、以超常的優惠政策和條件、以超常的速度和效率大辦、特辦地方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其次,市場的載體和市場發育的最活躍因素不是資金、技術,而是進入市場的人。因此,一方麵,要采取特殊政策,大量壓縮農村人口,鼓勵農民進鎮進城,從事二、三產業,增大局部市場有效需求拉動產品消費,發揮中心城鎮的帶動輻射作用。另一方麵,要進一步加大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勞務輸出和外出經商活動,並把這看成是培訓農民、積累經驗、積聚發展資金的一個重要渠道,精心策劃,全方位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