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觀念加快發展
新一輪的鐵路大會戰持續了幾年,轉瞬即逝。時任局長邢福海、黨委書記簡盛雨,和班子成員一起把決策的目光聚焦在兩條鐵軌之外,不失時機地調整戰略,以期企業有更大的發展和突破。
在二十局集團發展史上,不能不提1996年12月2日那次為期3天的基層幹部會議。這是該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會議,會議開到最低層,處、段(公司)、隊三級主管領導全部參加會議。會議的主題是解決觀念與發展問題。新任鐵二十局黨委書記周玉成慷慨激昂,提出為實現“根本性轉變”必須牢固樹立的“八個觀念”,告誡各級領導幹部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實事求是,真抓實幹。隨後,周玉成又提出“四個要”、“五個一”、“六不論”、“七條原則”等一係列新理念,先後發表《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加快企業改革發展步伐》、《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觀點》等理論文章。
1997年初,全局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討論,大討論從思想觀念、思想道德、工作責任心切入,曆時整整兩年。與此同時,於1998年2月2日,下發《關於開展“管理效益年”活動的決定》,旨在革新挖潛,控製項目成本,提高項目管理水平,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管理效益年”活動曆時3年,意義非凡。
如果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討論和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是基礎工程,是啟動工程,那麼“管理效益年”活動則是治企之本,是民心工程,是效益工程。1998年開展“管理效益年”活動當年,全局承攬實現26.25億元,完成產值18.7億元,全局各工程處,各大公司均實現了當年盈利,有14個處以上單位實現當年盈利超過100萬元,出現了承攬任務過5億元,完成施工產值過4億元的工程處。全局各單位大都完成了貨幣資金上交指標,單位有了積蓄,銀行有了存款,10%以上盈利的路外工程項目增多,創利100萬元以上的路外項目達到8個。
實踐證明,觀念一變天地寬,“管理效益年”活動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和變革,企業生存發展的空間日益拓寬,占有市場的份額不斷增大。
二十局走過了幼年、童年、少年而步入青年。
二十局的發展駛向了快車道!
與時俱進譜寫輝煌
2003年1月21日,二十局集團董事長餘文忠、黨委書記周玉成、總經理郝趁義代表集團領導班子在“三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員2000年以來3年的努力奮鬥,集團公司“三步走”戰略目標勝利實現,企業綜合實力達到了中鐵建總公司係統中遊水平!
消息傳來,全局沸騰。人們奔走相告,欣喜若狂,眼含熱淚,相互擁抱,采用不同方式和形式共同慶祝這一時刻的到來——這一天,使二十局集團躍出了低穀,告別了貧困,從此站起來了!
3年是那麼的短暫,又是那麼的漫長。
3年是那樣的艱辛,又是那樣的光榮與輝煌。
2000年初,集團公司班子主要領導重大調整,新任局長餘文忠走馬上任。從此,二十局發生巨變,可圈可點的大事、喜事、值得紀念的事很多很多,但最為重大和最具影響力的事,從生產經營方麵看,當屬以下之舉:
——集團公司“三步走”戰略目標的確立,把集團1.5萬名員工統一在這麵旗幟下,萬眾一心,萬馬奔騰,開始了新的、偉大的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