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該項目采訪中了解到,在10公裏以外他們還有一個正在建設中的項目——蘇嘉杭高速公路B3標白茆塘特大橋。該大橋全長667米,大橋主體已告完工,非常壯觀。於是,我們又驅車直奔該工地拍攝采訪。
從工地回來,我們在項目部見到吉波。他虎背熊腰,非常壯實,一張臉曬得黝黑,臉上掛滿倦意,顯得有些疲憊。
吉波說,我們負責施工的B3標全長5.7公裏,總投資合同價1.36億元,合同工期16個月,是常熟市最大的工程項目。工期緊,任務重,在土石方、橋梁攻堅戰中,我們都打了勝仗,截止7月30日,土方工程基本結束,剩餘量不足1000方。常熟南三環立交,投資6451萬元,合同工期14個月,5月進場,主體工程年底完工,目前完成投資1000多萬元,清淤回填完工,完成粉噴樁15萬延米,土方8萬立方,鑽孔樁50根,立柱12根。
兩項工程先後開工,累計總投資逾2億元,吉波身兼兩個項目的經理。看得出他是一條硬漢,不畏艱難,不懼強手,敢打必勝。他說,我要以實際行動證明我是一個強者,我們的隊伍是一支無堅不摧的“鐵軍”!
時下,吉波正率領著這支特殊的隊伍,日夜鏖戰在工地。我們真誠地祝福他們:一路凱歌,為國爭光!
鐵軍雄風
全長約318公裏,位於山東南部和江蘇東北部的膠新鐵路,東瀕黃海,是東北至長江三角洲地區陸海通道的組成部分。
二十局集團公司承建的第六標段,地處山東諸城地區,全長11.7公裏,有大、中小橋各6座,涵洞31座,土石方120萬方,投資逾億元。其中諸城車站、濰河1號特大橋和公跨鐵通道為重難點工程。
10月1日,在舉國上下歡慶祖國53歲華誕之際,我們來到享有“龍城”美譽之稱的諸城,踏上了膠新鐵路建設的這片熱土。
膠新鐵路建設指揮部設在美麗的諸城市內。指揮部黨委書記何先平接受了我們的采訪。以穩健、幹煉、多謀、善斷著稱的何先平,原是集團公司機關部門領導,通過競爭,受命於膠新項目部黨委書記,與指揮長周玉山共同執掌膠新工程項目建設的“帥印”。在開工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連獲殊榮,揚威膠新。何先平向我們介紹了工程施工情況,介紹了指揮長周玉山,副指揮長兼總工程師秦虎利和其他領導如何抓質量、抓管理的,唯獨不說自己,這使我們對他又增添了幾多敬重之感。
“膠新之戰,是樣板之戰,創譽之戰,我們誌在必勝。”何先平充滿自信心。
事實也是如此。諸城車站施工,創諸城段開工之最。從去年11月18日開始,在不到一月之內完成土方22萬方,實現了集團指“早樹形象、快樹形象、樹好形象”的決心和意圖。土方作業隊領導馬煒、肖宏程、田玉奎回憶起當時土方大戰的場景,仍然激動不已。他們說,我們投入了60多台設備,晝夜大幹,特別在夜間,照明燈、車燈交相輝映,星星點點,連成片,連成線,壯觀異常。難怪當時前來檢查指導工作的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周玉成從內心深處發出這樣的感慨:“好久沒看到這樣的場麵了!”
濰河1號特大橋之戰,堪稱全線“經典”之作。該橋全長887.31米,27墩2台28跨,去年11月7日開工,今年7月28日主體完工。負責大橋施工的三隊隊長張誌貴、書記何中華激動地說,大橋施工傾注了指揮部領導的心血,周指揮長、何書記吃住在現場,坐陣指揮,現場辦公。全隊上下士氣高昂,幹勁衝天,大年三十都在澆注混凝土,諸城市五大班子領導現場慰問。我們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趕在洪水到來之前搶出墩台。14至23號墩處在3米多的深水之中,我們圍堰築島,抽水開挖,清淤泥,戰流沙,排卵石,穿岩層,曆盡千辛萬苦,湧現出了李宗陽、楊先明、單樹節、張文林、楊小豔等一批建橋功臣。
二十局集團膠新鐵路建設,堪稱一麵旗幟。諸城車站開工最早,一炮打響;濰河大橋質量一流,成為全線的樣板、精品工程;路基、護坡施工,建設單位組織參建單位前來觀摩;開工以來,全線三次綜合檢查評比,三次奪冠。
譽滿同三
在共和國版圖上,五條縱線與七條橫線縱橫交錯,貫通東西南北,構成了全國公路交通大動脈。
“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全長3.58萬公裏,規劃為二級以上公路標準,其中高速公路2.48萬公裏,一級公路1500公裏,二級公路9500公裏。
在建的“五縱”之首的同三線,起點同江,經哈爾濱、長春、沈陽、青島、上海、福州、深圳、廣州、湛江等,終點三亞,全長5414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