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部在實幹苦幹的同時,堅持科技引路,全段創優,狠抓管理,從而確保了工程的順利進行。施工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在路基施工中,采用了“先邊法”施工工藝,有效地控製了路基厚度和拱度;利用時節交替和噴灑壓實的方法,保證了路基密實度,被甲方樹為“全線樣板”;在結構物施工中,采用電子自動計量拌合和“全能式”試驗,全麵推廣使用特製大塊加厚鋼模板,確保了結構物工程質量,在多次檢查中均受到業主的高度讚揚。
在進行土方突擊施工的同時,全線的結構物施工也全麵鋪開。四處、建工處結構隊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使十幾座墩身拔地而起;結構二隊的鋼筋工班冒著大雪,在零下19℃的寒風中堅持綁紮鋼筋。人心齊,泰山移。截止6月20日,全線除一座分離立交橋因變更而未開工之外,其餘38座結構物的分部工程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亭亭玉立於九州大地。
正當“百日大幹”向最後階段衝刺的時候,6月21日晚,一場百年不遇的龍卷風和大暴雨襲擊了曲菏工地,受災最嚴重的四處管段一組60噸位龍門吊被掀翻,十幾間職工住宅屋頂被揭開,一座料棚被夷為平地,13座綁紮好的鋼筋籠扭曲撲地,路基邊坡衝刷嚴重,多處通道坍塌,直接經濟損失約300多萬元。災情發生後,指揮部一邊積極向局裏和業主彙報,一邊帶領職工展開自救,並很快恢複了施工。
麵對困難,中鐵二十局迎難而上;麵對災害,他們不屈不撓。截至6月25日,中鐵二十局曲菏指揮部完成投資3268萬元,實現了時間過半完成總監下達年度計劃過半的總體目標,占總監代表處下達年度計劃的54.6%,為中鐵二十局在齊魯大地上樹起了一杆鮮紅的大旗。
(載2000年8月12日《科技日報》)
評述
在曲菏工地采訪,給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中鐵二十局曲菏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長王保平的雄才大略和誌在必勝的大將風範,全線幹部職工眾誌成城,無私奉獻,奮勇爭先的拚搏精神,至今曆曆在目,難以忘懷。
這篇通訊與李世科同誌合寫。發表在2000年5月12日《科技日報》二版上,2000年8月30日《人民鐵道》報二版以“科技創新鑄精品”為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