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師即閃光(1 / 1)

——訪優秀教師強天林

今年28歲的強天林,從教5年擔任了4年的班主任,在他的身後,留下了一行行閃光的足跡:“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模範班主任”、“學雷鋒積極分子”、“優秀團幹部”。9月10日“教師節”到來之前,筆者走訪了他。

1989年7月,強天林畢業於西南交大,來鐵二十局技工學校當了一名教師。他說:“到技校適逢放暑假,我領了教材,便一頭鑽進屋裏仔細鑽研,自修《心理學》、《教育學》等課程,在自己的床前掛上一塊小黑板,反複演練。盡管如此,初上講台時腿還打顫。”

由強天林執教的鉗工專業,是一門新開設的專業課。沒有掛圖和教具,他騎自行車到學校駐地的渭南市區技校去借,利用工餘時間自製教具30餘件。教學經驗不足,他先後到5所技校聽課20多次。為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他幾乎跑遍了渭南所有的機械廠家,終於以真誠敲開了一家工廠的大門,帶領學生在該廠生產實習2個多月。他說:“在工廠期間,我擔很大的風險,一天也沒敢離開自己的崗位。一次我患了重感冒,躺在床上起不來,是責任感驅使我掙紮著爬起來到衛生所打了一針,硬支撐著去上課。”“為講解好生產實習理論,教學中每一個工間、每一道工序我都先行操作,手指、手常常被榔頭砸破,被鉗子咬傷,可每當看到學生們一點一滴的進步,我心裏比吃蜜還甜。”

強天林在教學專業上是一個強者,在育人上也堪稱楷模。技工學校是為企業培養中級技工搖籃,學生來自鐵道建築總公司係統各工程局和社會外招,年齡都十六七歲,思想活躍、單純,辨別能力差,搖擺性大。強天林有一個生動的比喻,“澆樹要澆根,育人先育心”。幾年來,他為黨的教育事業傾注了一片愛心。一周一次的班務會、一月一次主題班會,每次一個主題,或演講,或辯論,或座談,不拘一格,生動活潑。組織美術、攝影、文學知識、詩歌欣賞、文化娛樂活動,陶冶情操,增長見識。建立學雷鋒責任區,開展學習競賽和“一帶一”活動。進行家訪,與學生家長通信100餘封,每逢元旦、國慶、中秋節,他都與留校的學生一起活動,同歡同樂。

去年8月,強天林承擔了編寫鐵路工人考工問答教材的任務。孩子剛剛滿月,他和愛人商量後便把孩子放在了外婆家,他嘔心瀝血,潛心勞作,到今年元月初稿拿下來時,孩子已長到半歲,他才把孩子接回家。對此強天林有憾無悔,他說:“我很累、很累,這期間我還擔任一個畢業班的班主任和三個班的專業課,晚上12點以前從沒休息過。但值得欣慰的是,我編寫的38萬字的《機械鉗工》教材,已於4月按期正式出版,我慶幸自己為黨和人民做了一件有益的事。”

(載1994年9月9日《經濟日報》)

評述

這篇稿子是《人民鐵道》報的約稿。9月10日是“教師節”,《人民鐵道》報擬組織宣傳報道一批優秀教師的稿子。作者得知局技工學校教師強天林的事跡非常突出,獲得了“優秀教師”等諸多稱號,便決定采訪他。

稿子的題目是《初為人師》,《人民鐵道》報在1994年9月9日三版“敬禮,光榮的人民教師”通欄標題下發表,還配發了強天林的工作照。《經濟日報》9月9日發了三版頭條,標題又加了三個字,改為《初為人師即閃光》,文章是同一篇,也是同一天發表。《三秦晚報》11月16日發表,題目改為《放歌在講台》。《中國鐵道建築報》10月12日以《初為人師》為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