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扮荒山的人(1 / 1)

羅德友,女。一個男人的名字。她,幹男人的活,出男人的力,4年來開荒山20餘畝,種植果樹3000餘株。在她身後,給人們留下了一行深深的足跡。

那是3年前的事了。還在二十局四川樂山後方基地醫院工作的羅德友,看到方圓幾十畝的水塔山雜草叢生,亂石遍野,心中萌發了開山種樹的念頭。1986年,這個願望得到基地領導的支持後,她與單位簽訂了開荒山種果園的合同書。

她1986年動手開荒,這山上雜草長出一人多高,又稠又密,她麵朝荒山背朝天,沒黑沒白地幹,握鐮刀的手磨起了一個個血泡。手和臉上劃起道道口子,滲出鮮血,痛得鑽心。一天幹下來,腰酸腿痛,回到家裏一頭紮到床上,一動也不想動,就連兩個女兒把飯端到麵前,也不願吃一口。

鏟除雜草後,接著就開墾荒山,七八斤重的十字鎬掄上掄下,打在卵石上,火星四濺,雙手被震裂了,胳膊腫了。然後她又把刨出來的石頭一塊塊抱在一起,砌成石牆,圍成格塊,再挖坑種樹。

山,又高又陡,小夥子空手爬上去冒身汗,走下來腿打顫。她呢?還得挑幾十斤重的桶上上下下。一次,她下山挑大便澆樹施肥,失腳掉進2米多深的便池裏,幸虧一個過路人把她及時救了上來。可她跑到家裏,換了件衣服又繼續挑了起來。

山上簡易房是用席子和油毛氈圍蓋起來的,晴天還好,遇上風雨天,那日子就更難過了。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房頂被大風掀開,她頂風冒雨爬上房頂去蓋,孩子們給她遞磚頭石塊,好不容易蓋好,一陣風吹來,又掀開了,再上去蓋,就這樣騰了半夜,兩個孩子抱著她哭到天亮。

為買到優質樹苗,她的足跡涉及自貢,重慶、鹹陽等地。買樹苗急需錢,她又二話沒說,拿出了自家僅有的850元。

苦盡甜來。4年過去了,如今新開墾的山地上,種上了柑、桔、桃、梨、葡萄3000餘株,在她的精心培育下,今年將有近1000多株開花掛果。

(載1990年3月14日《鐵道工程報》)

評述

1990年2月20日,二十局100餘名來自不同崗位的政工幹部集中樂山基地,接受為期1個月的培訓。作者當時在建工處任宣傳科長,也被派去接受培訓。一個偶然的機會,作者發現對麵水塔山半山腰有一個簡易房子,進去一看,裏麵坐著兩位老人,房外不遠處有一中年婦女手持鐵鍬,正在刨地。這使人頓感奇怪,便上前問個究竟。經采訪得知這位中年婦女叫羅德友,是樂山基地醫院的職工,4年前,她與單位簽訂了開荒山種果園的合同,於是,一咬牙把老奶奶和老母親接到山上,在山上安家落戶了。作者不禁被羅德友為使荒山變果園開山不止的精神所感動,於是寫了這篇文章,直接從樂山寄往北京《鐵道工程報》等幾家報紙,不久《鐵道工程報》和《鹹陽報》先後發表了。

編者按:提起藝術,人們一定會聯想到戲劇、舞蹈、繪畫等。其實,講話也是一門藝術。生動形象、幽默風趣,富有感染力的講話,不亞於一場“交響樂”,使人受益匪淺。而枯燥無味的老生常談,毫無吸引力的反複說教,則常常成了“催眠曲”。因此,講話至少是一個人知識和修養的口頭表現。看了鐵二十局局長孔慶雲在有關會議上的講話片斷,你一定會領悟講話藝術的真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