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潛力有多大?(2 / 2)

企業的騰飛,必須有一大批高級管理人才,一大批攻克高、難、精、險的項目帶頭人,一大批具有開拓市場、占領市場的優秀項目經理們,他們是企業的精英,企業的脊梁,企業的寶貴財富!

隊伍全麵建設,在項目上至關重要,也是評價項目優劣的又一個重要標準。

項目是效益的源泉,是企業形象的窗口,同時也是廣大員工的家園。

由於基建企業性質決定,我們企業絕大多數員工都工作、生活在施工第一線,有的終生與橋梁、隧道和鋼筋水泥為伴。把“家園”建設好,使職工盡情享受“家”的溫暖;把隊伍管理好,使其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把隊伍帶好,使其成為一支素質好,政治強,技術精,紀律嚴,作風硬的鋼鐵隊伍,是項目上各級領導幹部的重要職責和重大任務。

眾所周知,我們這支隊伍堪稱一支特殊隊伍,她有著軍人的經曆,繼承和發揚了軍人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處處體現著軍人的作風、軍人的氣質。“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風餐露宿,沐雨櫛風”,搏擊市場,攻難克險,勇往直前,無私奉獻,向社會展示了新時代中央企業員工的偉大風範。在項目上達成了這樣一種共識:還是自己的隊伍好,關鍵時刻能拿得起,放得下,衝得上去!

誠然,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隊伍中兵改工過來的人,已不再具備年齡的優勢,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歲月無情企業有情,項目有情,我們不會“過河拆橋”,因為他們是功臣,企業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做出的巨大貢獻。前不久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二十局集團公司董事長餘文忠莊嚴承諾:絕不能讓一名職工看不起病,絕不能讓一名職工子女上不起學,絕不能讓一名職工生活在當地的貧困線以下。

事實上,如何對待和解決老職工工作、生活的問題,已悄然擺在了各級領導的麵前,成為當今一個重大的新課題。

二十局集團黨委書記周玉成多次在會上講到四公司崇遵項目部的例子。該項目根據職工自身特點,走出去,請進來,在施工現場舉辦培訓班,職工參與的積極性特別高。培訓內容分三大塊,一塊是培訓管理人才,一塊是技術骨幹人才,一塊是附屬性工作崗位人才。通過培訓,使其熟練掌握各類人才必備的素質和專業技術,從而使其從支付體力勞動的崗位上退出來,各就各位,各盡其才,各取所需,各自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崇遵項目部的做法值得借鑒,具有普遍的指導性和很強的操作性。

關愛職工,以人為本,做到權為職工所用,情為職工所係,利為職工所謀,是我們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在我們向更高、更新目標攀升的征途中,充分調動方方麵麵人的積極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載2004年5月18日《中國鐵道建築報》)

評述

項目潛力問題,一直是企業領導致力於解決的重大問題。我們施工企業說到底不就是靠項目盈利嗎?二十局集團公司100多個項目,盈利水平高高低低,大不相同。項目潛力的問題不可小視,值得好好研究研究。作者曆時20多天,調研了10多個項目,對項目潛力這個問題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這篇評論在2004年5月18日《中國鐵道建築報》二版發表,並被評為該報2004年度優秀新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