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苗同誌寫的《我是幸福的》一文,我是含著眼淚一口氣讀完的,之後又給她通了電話表示慰問,心裏才好受點。
認識杜苗還是在1996年5月二十局在洛陽舉辦的新聞報道員培訓班上,那應該是她參加工作之後第一次參加新聞學習培訓。因參加新聞培訓的人數多,又是短訓班,時間短,第一次培訓時我對她的印象並不深。每次培訓班之後,我都特別留心在報紙上見到學員們的文章,杜苗同誌就是我在報紙上見到文章最多的一位。正如她所說,1996年當年就拿回來一個局報一等獎,一個總公司報一等獎。我相信這些榮譽是來之不易的,一是得益於新聞培訓時她刻苦的學習,對新聞工作的無比熱愛;一是得益於她的勤奮與執著,是用心血和汗水換來的!
後來,小杜調入二十局五處黨委宣傳部工作。2000年5月,二十局在貴州內昆線工點舉辦新聞培訓班,杜苗同誌再次參加培訓。這次參訓,她可謂是新聞戰線上的一個“老兵”了,她是以領隊的身份率五處報道骨幹參加的。我理解她是帶著使命而來:一是渴求新知,潛心求學;二是傳幫帶,為五處新聞事業後繼有人而盡其責任。
光陰如梭。從1996年至今已有8年了,8年中杜苗對新聞工作無限熱愛,如癡如醉,持之以恒,付出之多,成果之豐,這在二十局集團公司是不多見的。杜苗,便隨著她一篇篇見諸報端的稿件而名聲大振。小杜寫新聞很獨特,角度選得很刁,文筆、文采又好,寫出來的文章大多有深度,有力度,影響大。很多人不認識杜苗本人,但卻知道杜苗這個名字,尤其是在新聞圈裏,熟知杜苗大名的人就更多了。
我是惜才、愛才的,對於杜苗在新聞崗位上取得的成果打心眼裏高興。但我又是失職的,至少對杜苗如此,對她的成長與進步過問甚少。
小杜“命苦”,先是母親患食道癌,接著是兒子出車禍,後是丈夫患鼻咽部淋巴癌,再是母親得了腦中風,父親累病了。丈夫英年早逝,給她留下的債務不知有多少,她說親戚家裏可以慢慢償還,急著還別人家裏的就有五六萬之多,眼下父親身體不好,母親又躺在床上,自己遠在青島四公司上班,洛陽還有兩個讀書的孩子,還有她牽腸掛肚的慈母等等。所有這些事攤在誰身上,也是難以承受、支撐的,何況小杜還是一名女性。麵對突如其來、意想不到的一次次重擊,我很慶幸小杜頑強地掙紮過來了,頑強地挺過來了。她如是說:“在這樣的時候,我不能片刻忘記我的工作,我不能讓自己的筆停下來。就像走在長征路上精疲力竭的戰士,一停下來就意味著倒下。”“生活的艱窘和煎熬,掙紮和酸楚,我依然堅強地工作在崗位上……也永不倒下。”
如此的命運,如此的抗爭,如此對新聞事業的追求,如此的執著如初,如此的博大胸懷,如此的精神境界,著實令人肅然起敬!
因為她背後站著一個群體:有各級領導,有深愛她的廣大職工,有從事新聞工作的諸多同行們。
杜苗,你是幸福的!
(載2004年2月12日《開路先鋒》報)
評述
杜苗同誌是二十局集團新聞戰線上的一個“老兵”,為黨的新聞事業、為企業形象宣傳嘔心瀝血,竭盡全力,成績斐然。
作者在審閱《開路先鋒》報出版前的樣報時,杜苗同誌寫的《我是幸福的》一文,深深打動人心。作者為她的不幸而落淚,為她對黨的新聞事業的執著而感動,同時也深深地自責自己對她的成長與進步過問得少。感慨之餘,寫下這篇讀後感,真實地表達了作者當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