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年內實現“三個無虧損”
新年伊始,二十局黨政聯席會做出決定,迅速在全局深入開展“管理效益年”活動。這是該局為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經濟效益和經濟運行質量,挖潛增效所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
“管理效益年”的目標是:完成和超額完成全局年度生產經營指標,年內無虧損處級單位,無虧損工程項目經理部(指揮部),無虧損多經單位;爭創10個經營規模在4000萬元以上、綜合收益在300萬元以上的標杆項目部和經營規模在3億元以上、綜合收益在2000萬元以上的明星工程處。對明星工程處和標杆項目部的獎勵為:工程處綜合收益達1000萬元以上,並完成各項銀行上交款指標,按綜合收益的1%獎勵領導班子;綜合收益達到2000至3000萬元以上,分別按1.5%和2%獎勵。局管項目部實現盈利100萬元以上,並完成各項銀行上交款指標,按1%獎勵項目班子;實現盈利200至300萬元以上,分別按1.5%和2%獎勵。凡被局評為標杆項目部的項目工點,均按創利數額,參照實施獎勵。
“管理效益年”活動以項目為重點,以施工現場為基礎,以成本控製為中心,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緊密圍繞項目經理的選配、項目班子的組成、項目生產要素的配置和施工方案的優化等,不斷加強項目行為控製。項目經理競爭上崗,跟蹤考核,不稱職者立即撤換,造成虧損的堅決查處,並按一定比例予以經濟製裁。對局處和各項目指揮機關,本著職能、效能和一崗多能的原則配備。加大改革力度,分流人員,減員增效,各種管理費用和非生產開支,在去年的基礎上綜合壓減20%以上。
(載1998年2月18日《中國鐵道建築報》)
評述
這篇文章發表在《中國鐵道建築報》頭版頭條。
“管理效益年”活動,是二十局一個偉大的創舉和實踐活動,是二十局在做了大量準備工作的基礎上出台的一項強企富工的重大舉措。這項有任務、有目標、有考核、有獎懲的活動,在全局範圍內轟轟烈烈地開展了3年,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開展“管理效益年”活動,作為建築施工企業意義十分重大,因此,其新聞性就很強。由此看來,這篇報道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