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二十局全麵推行人格化管理
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鐵道部二十工程局自覺向現代化企業製度靠攏,全麵推行企業“人格化”管理體係,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企業人格化管理,實質是通過優化人的管理,樹立和完善企業形象。主要內容包括領導班子人格化,生產經營人格化,企業管理人格化。鐵二十局把企業人格化管理當作建立現代化企業製度重要的基礎準備工作。
鐵二十局在領導班子選配上,堅持先主後從、先培訓後上崗、先試用後聘任的原則。該局配備的5個工程處的黨政一把手,個個都是眾口皆碑的強將。對選定的處、段(項目)隊領導班子成員,一律送院校學習深造,上崗試用期滿後再行聘任。
在生產經營人格化的過程中,他們針對企業的特點,主要抓投標人和工程項目這兩個環節。該局在投標中既講一定的策略性和藝術性,更靠自身的“人格化”征服對方,並因此屢投屢中。工程項目到手後,重合同,守信譽,抓質量,上等級,幹一項工程,創一塊牌子。近年來,該局在鐵路、高速公路、國際機場、水利工程、市政建設等項目施工中共創建優質工程225項,其中國優、省部優工程78項,各類樣板工程57項,完成投資近30億元,綜合收益4000多萬元,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社會知名度。
在企業管理人格化工作中,他們注重企業全員素質的提高和人才的培養。為造就大批優秀人才,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培養、引進和開發人才,全麵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目前這個局有中專以上學曆的幹部占65%,工人中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占83%。更重要的是這支職工隊伍自覺更新觀念,變對上級負責為對用戶負責,變依賴上級領導為瞄準市場,變單純生產為講求效益,變平均主義為公平競爭和風險意識,使企業的潛能明顯增加。
(載1994年10月14日《法製日報》)
評述
企業“人格化”管理是二十局一個頗具新意的提法。二十局倡導“人格化”管理,收效顯著。“人格化”管理,實質是優化人的管理,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人格化”管理主要包括三大塊:領導班子人格化,生產經營人格化,企業管理人格化。企業改革,企業管理,企業發展,歸根結底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有一個叫得響的口號,比如企業“人格化”管理。把這一新的管理理念向現代企業製度靠近,賦予其新的內容,就有了顯著新聞性,就會產生強大的社會效應。
這篇稿子發表在《法製日報》三版頭條位置上,標題加了底紋,非常醒目。《中國青年報》1994年8月24日在一版緊靠頭條位置發表,《光明日報》1994年8月8日在六版“經濟生活”欄目發表,1995年2月15日《中國鐵道建築報》在一版報眼位置發表,《鹹陽報》1994年6月25日在二版發表,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該文被評為1994年度路外報道好新聞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