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時正是仲夏,樂清村靠近雁蕩山,山風吹過,並不炎熱,但蚊蟲卻有不少,馬全所住的人字房裏隻有一張蚊帳。入夜,馬全翻來覆去,不知怎麼,竟毫無困意。他睜開眼睛,躺在床上,滿腦子都是一棰子道人做法招魂的事兒。
這世上真的有鬼魂嗎?馬全搖了搖頭,不禁笑道,自己可是堂堂武狀元,怎麼可以被這江湖術士的雕蟲小技給騙到。
馬全翻身而起,披上衣衫,走到後堂如廁,他自恃勇悍,並未掌燈,當夜天空繁星點點,耳旁傳來聲聲蟬鳴,清風襲來,不禁覺得神清氣爽。
解手出來,馬全忽然看到後門有人影閃過,借著微弱的月光,隱約可以看到那人並未留辮。
在這大清國裏,不留辮子的除了前朝欲孽,女子之外,就隻有道士了。
馬全靈機一動,難道是一棰子道士?
夜已深,子時將過,他不在房中歇息,偷偷溜出來,意欲何為?馬全想了想,決定跟上去,看看他到底要做什麼。
馬全修的是十三太保橫練功夫,練的雖是外家硬功,但他少年時曾經跟隨師父學過兩年吐納,懂得如何斂氣收息。他緊了緊衣衫,躡手躡腳地跟著一棰子道人,隻見他徑直朝著雁蕩山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並未回頭,顯然想不到此刻有人跟蹤。
雁蕩山自南朝時期,梁國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起,經過千百年的開發,早已成了聞名遐邇的風景勝地,人工開鑿的山梯直通各大山峰。
但一棰子道人偏偏避開山梯,沿著長滿灌木的泥濘山道向半山腰走去。
好好的大路不走,非要走這麼難走的山道,馬全一邊在心裏罵著,一邊刻意跟一棰子道人保持距離,這裏林木茂密,一不小心就會踩到掉落的樹枝,發出聲響,隻得小心翼翼地跟著。
雖然四下一片漆黑,但一錘子道長卻足不停步,在林子裏來回穿梭,好似在白日裏穿行一般。走了半晌,一錘子道長忽然向左,沿著山腰橫向走了過去。
馬全在後麵看的真切,一錘子道長走向的地方杳無人跡,他到底要幹嘛?這時一陣山風吹過,脖頸處頓覺涼意。
跟還是不跟?馬全猶豫片刻,隨即心想自己堂堂武狀元,怎能被一個江湖術士所嚇倒?這道人三更半夜跑到荒山野嶺裏,必定心中有鬼,說不定便是歹人,若是破獲他陰謀,便是大功一件。心念及此,馬全不再猶豫,跟上了去。
又走了近百米,前方的林子裏出現了點點火光,竟然早有人在裏麵等著!
好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天底下哪個正經人家會深夜裏在荒山野嶺聚會,馬全這下認定了,一棰子道人絕對有問題!隻要弄清楚他跟誰聚會,目的是什麼,馬全就可以第二天把他扭送官府。
馬全深深呼吸,雙眉緊蹙,他知道越是這樣關鍵的時刻就越要謹慎。待一錘子道長走到火光閃爍的林子裏,馬全又等了一會兒,才悄悄跟了上去。
馬全躲在樹叢中,屏住呼吸,向林子裏看去,借著月光隻見人影幢幢,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而一棰子道人則站在人群中間,對麵一人雙掌合十衝他施禮。
那人頭上並無寸發,竟然是個和尚!
馬全為之一愣,要知道自順治元年起,大清國在京設立僧錄司,效仿前朝,推崇佛教,道教一脈早已式微,平日裏,道、佛兩宗幾乎沒有來往,怎的今夜卻要鬼鬼祟祟地在這雁蕩山上聚會?
莫非是僧道之間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想起民間曾有傳言,稱佛、道兩宗不甘漢人正統被滿洲人奪去,一直是“身在滿營心在漢”,坊間更有傳聞,前明餘孽朱三太子假借僧侶身份,改頭換麵,隱於佛寺。
是了!一定是這樣!
馬全的心房忽然熱了起來,他猛然想起聖上不日即將南巡,沿途定會巡視佛寺,這群僧、道於此時此地聚會,意思豈不是明明白白的了!這些人定是前朝餘孽,意欲對聖上不軌!
清世祖皈依佛門,聖上念及骨肉親情,對這些和尚勢必疏於防範。而佛門弟子多半自幼習武,高手如雲,若是在聖上進香時,突然有一武功高強的和尚行刺......
好妙的一步棋!隻可惜,被我馬全給撞見了,嘿嘿,天要亡你,可怪不得我。他轉念又想,倘若把這些前朝餘孽的計劃告知聖上,必定會加官進爵,到時再略施手段,直隸總督又如何!
主意已定,馬全隻覺渾身是膽,對方雖然人多勢眾,卻也毫無懼意,悄悄潛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