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海經.海外東經》記載:“湯穀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玄中記》又說:“天下之高者,扶桑無枝木焉,上至天,盤婉而下屈,通三泉。”
湯穀即“暘穀”,乃神話傳說中太陽升起之處,是上古時期羲和族人祭祀太陽神的地方,亦是東夷文明的搖籃。而三泉即三重泉,古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可見三泉乃人死後的葬處,相傳是離地獄最近的地方。
上古時期,東夷大陸東方的大海上,兩棵萬丈桑樹拔地而起,扶持而升,號稱扶桑。無人知曉此樹是何時,何人所栽。凡人隻知神樹坐落於一孤島,上達雲霄不見頂峰,下入大地,挖百米而不見其根,此樹偉岸的身影遠在萬裏之外依然清晰可見。唯有修真之人可感知到此樹上通青冥下至九幽,樹體通靈,為一大門,借此門天地人三界相通,天地為一。
屆時天地間有三界:天界,魔界,人間。天有九重地有九幽,天界天帝執掌九重天,魔界魔尊縱橫九幽地,兩者水火不容,連年戰亂不斷。唯有人間勢弱,夾雜在兩者之間,反而成了主戰場和緩衝地,頓時人間民眾遭受無妄之災,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正是這危難之際,人間有一大能,相傳得一聖物,借此頓悟天地之道,集結萬眾民意,號稱人皇,率萬千修士起身而戰,竟不落下風,甚至上斬神佛下誅魔物。
三界大戰,硝煙不斷,曠日持久,延續百年。連年的征戰,三界皆死傷無數,卻一時難以決出勝負。三界之人皆疲憊,於是求和之聲日漸強烈,三位君主亦有休生養息之意,便借口體恤民意,簽訂和解書。自此之後天下三分,由三界共同看守扶桑之門,一時倒也進入和平盛世。隻是三界人都知道,終有一天會戰火再燃,尤其是人間夾在二者之間,更感危急。因此人間頓興修真之風。大陸之上,修真學院興起。當代人皇更是設三山十二院,專為選拔人間才人,參悟天地之道,繼承大能之術。自此之後人間也算人才輩出,呈現欣欣向榮之景。魔界和天界也漸漸進入了平靜的生活。隻是在這表麵的平靜下,實則暗流湧動。無數雙不甘寂寞的眼睛死死盯著扶桑之門,期盼著終有一天自己可以一統三界。更有甚者傳出三界之主頓悟大道之時同時得到同一啟示:“扶桑滅時終亂起,三界神魔誰奈何!萬年之後幾人留,唯有天一化為生!”眾人唏噓,聚集在扶桑上的目光更多幾分,隻是不知為何,當此流言傳出之時,三界大能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從此世間再不見其身影。當其消失之後,大陸上便出現了封神大陣。至於為什麼,那便無人所知。這也成了曆史上熒惑世人心中的一個謎。
萬年後……
東夷大陸昆侖山脈天極宮,一白胡子老道立於宮門前,此人身披青灰色道袍,手握拂塵,兩袖清風,長眉垂至雙肩,頗有仙風道骨之感。
昆侖山乃修真重地,號三山之首,天下第一修真門派,相傳是與天最近的地方。天極宮則專職測天命、感悟世間變遷、第一時間發現天魔兩界在人間邊境的動態,相傳天極宮內秘法可參透天機,洞察命數。而白胡老道乃天極真人,當代天極宮宮主。
此刻天極真人仰天而望,卻不覺眉頭緊皺。今日群星暗淡,唯有紫微之星璀璨,然而此刻紫微星竟於東方閃爍,忽明忽暗。
“怪哉怪哉,紫微星現乃帝王呈祥之兆,為何卻被吞光奪勢,頓呈大凶之兆呢。”
“啊!師傅你快來看!”
正當真人眉頭緊鎖之際,天極宮內卻傳出一聲驚呼。
天極真人聞聲拂塵一擺,身形急退,飄然入屋。進屋後隻見自己的小弟子嚇得癱坐在地上,渾身不停抽搐的望著上空,顯然心神已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