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種顆牙為何這麼貴(1 / 2)

一顆動輒上萬種不起 民營公立價格差距大

頭版

作者:高陽

一口好牙不僅事關口腹之欲,更關乎生活質量。然而,無論口腔治療,還是牙齒修複,高昂的價格都讓人望而卻步。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預防醫學教研室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40.16%的被調查者會因價格原因放棄看牙。以目前最好的牙齒缺失修複方法“種植牙”為例,一顆牙動輒上萬元的價格,令許多缺牙者大呼“種不起”。種顆牙為何這麼貴?近日,《生命時報》記者走訪北京多家口腔診所,帶您了解當前種植牙市場的背後。

種一顆牙要花2.5萬

7月29日,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紅廟西裏的一家二級口腔專科醫院。簡單詢問後,醫院工作人員拿出一張掛號單讓記者填寫,隨後該院口腔種植中心的一名醫生接待了記者。據介紹,該院種植牙最低5600元一顆,最高2.58萬元一顆。而在北京市朝陽區吉慶裏的一家小型牙科診所,工作人員表示,這裏最便宜的3000元一顆,“貴的也有,3萬,看你想要什麼樣的。這就像穿衣服,人家品牌排名世界第一,肯定貴!”事實上,無論3000元或是3萬元,還隻包括種植體本身(人工牙根和基台),牙冠、手術費、檢查費、複查費等都需要另加,有些還要看缺牙情況再“定價”。對此,不少患者都感覺“迷糊”,隻能診所最後要多少,就是多少了。

除價格不夠透明外,口腔診所超範圍經營的現象也比較普遍。8月1日,記者來到位於東城區東直門外大街的一家私人口腔診所。記者注意到,掛在牆上的營業執照在“經營範圍”中並沒有“種植牙”加項,隻注明了“口腔科”,但當記者詢問是否可以種牙時,工作人員滿口答應,並向記者透露:“我們診所聘請了一家三甲醫院的口腔種植科醫生出診,手術就在這進行,非常方便。”位於朝陽區紅廟附近的一家口腔診所,同樣也采用了“外聘專家”的方式解決自身缺少種植牙資質的問題。然而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因為種植牙技術屬於高風險醫療二級技術,衛計委發布的《口腔種植技術管理規範》明確規定,開展口腔種植的單位必須依法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並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合格,在備注欄注明“準予開展口腔種植技術”;衛生行政部門則規定,沒有種植牙資質的口腔門診即使外聘“有資質的專家”,開展種植牙業務也屬違規行為。

“一室多用”是一些診所的另一問題。根據國家衛計委2013年頒布的《口腔種植技術管理規範》:“用於口腔種植外科治療的診室應當是獨立的診療間”。但記者走訪的多家口腔診所都沒有獨立的種植牙診療間,很多診所都是“一室多用”,洗牙、拔牙、種牙等共用一間診室。這有可能導致空氣中浮遊菌數量增加,加大患者感染的機會。

監管缺失,價格降不下去

種植牙,又稱人工植牙,技術源自一位瑞典醫學家在1952年發現的“骨結合”現象。據介紹,種植牙技術是將一種純鈦金屬材質的人工牙根放置於齒槽骨內,經過3~4個月,待種植體和齒槽骨完全結合後,再接上牙冠,達到將牙齒“種”在齒槽骨上的效果。由於材料成本高、工藝複雜,種植牙價格相比其他牙齒修複方式更貴,但同時存在的定價不透明、公示環節欠缺等問題也使得種植牙價格進一步攀升。

有“國外血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口腔種植科主任譚包生介紹,目前國內的種植牙係統多采用韓國、德國、美國、瑞士等國品牌,國內雖已有自己的種植牙係統,但因起步較晚、價格優勢不大等原因,未能占據主流。具體來說,種植牙費用主要由手術費和材料費構成,“貴”主要體現在材料費和種植體本身上。比如,最便宜的韓國種植體1000元,最貴的可能要9000元;牙冠方麵,如果是全瓷冠,最貴的一個要6000多元;醫生手術費方麵,一般做一個種植牙需5000元。在北京口腔醫院,一顆種植牙價格一般在1.2萬元~1.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