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抗日的第八路軍》(2 / 2)

該書大部分內容來之斯諾、尼姆?韋爾斯、史沫特萊、範長江等中外記者的報道。第8部分“二萬五千裏長征”中的“廣昌大戰之後、偷渡金沙江、十萬人生命攸關的一座橋、最後的出險、當紅軍被‘圍剿’的時候”等內容,則來源於親曆長征的紅軍將士撰寫的《二萬五千裏》。

(1)《抗日的第八路軍》,張國平編著,上海抗戰出版社1937年10月30日

初版本,32開,90頁。

封麵正中紅底色上印有《抗日的第八路軍》書名。版權頁上印有“抗戰叢書第一種”,“編著者張國平”,“發行者上海抗戰出版社”,“經售處:五洲書報社、永華書店、南京中央書店、本外埠各大書店”,“每冊實價國幣二角”。

(2)《抗日的第八路軍》,張國平編著,上海抗戰出版社1937年12月再版本,32開,73頁。封麵是一幅八路軍在平型關作戰的畫作,圖下方印有書名和出版單位字樣。書前有毛澤東與夫人賀子珍合影、毛澤東關於抗戰總方針的題詞、朱德肖像、朱德為紅軍奔赴抗日前線題寫的誓詞。目次和內容與初版本相同。

(3)《抗日的第八路軍》,張國平編著,上海抗戰出版社1938年1月增訂本,32開,106頁。封麵正中印有書名,右側印有“抗戰報告叢書”,左側下方印有“特載朱德〈抗戰到底〉、彭德懷〈戰略與戰術〉”字樣。右下方蓋有以前國民黨當局的藍色“查禁”印章。

趙軼琳編著本

《抗日的第八路軍》,趙軼琳編著,上海自力出版社1937年10月初版本,32開,86頁。

封麵為當年延安南城門的照片,右上角印有“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像”,左上角有紅色字體書名。版權頁上印有“編著者趙軼琳”、“印刷發行者自力出版社”、“代售處全國各大書店”、“每冊實價大洋二角”。

該書分16章記述紅軍撤離瑞金,進行長征,紅軍改編,八路軍將軍朱德、彭德懷、林彪、徐海東等多人小傳,以及活躍在西戰場的八路軍等。

目次:(1)八路軍為什麼放棄瑞金;(2)二萬五千裏長征;(3)三十個英勇婦女;(4)從陝北到山西;(5)西安事變;(6)八路軍中的人物;(7)抗日軍政大學;(8)士兵生活;(9)統一戰線區;(10)兩個大會;(11)國共合作與紅軍改編;(12)朱德、彭德懷就職通電;(13)八路軍將領題名錄;(14)中國共產黨宣言;(15)八路軍要人談話;(16)在西北戰場活躍之八路軍。附錄:《蔣委員長對中國共產黨宣言重要談話》、《孫宋慶齡國共統一運動感言》。書中大多內容來自斯諾、尼姆?韋爾斯、史沫特萊和楊定華的著作。

張哲龍編著本

《抗日的第八路軍》,張哲龍編,上海救亡出版社1937年10月出版,32開,86頁。封麵自上而下印有朱德、毛澤東、彭德懷像,左上角印有紅色書名,右下角印有朱德1937年7月14日為紅軍奔赴抗日前線題寫的誓詞:“日本強盜奪我東三省,複圖占外蒙,又侵我華北,非滅我全國不止。我輩皆黃帝子孫,華族胄裔,生當其時,身負幹戈,不能驅逐日寇出中國,何以為人!我們誓率全體紅軍,聯合友軍,即日開赴前線,與日寇決一死戰,複我河山,保我民族,保衛國家,是我天職!”該書目次和內容基本與趙軼琳編著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