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複社《西行漫記》精裝本、平裝本
《西行漫記》精裝本,斯諾著,王廠青等譯,上海複社1938年3月1日發行,32開,536頁。精裝本初版發行2000冊。全書共12章,書前有《中共紅軍長征示意圖》,書內附51幅照片。
《西行漫記》平裝本,斯諾著,王廠青等譯,上海複社1938年3月l日發行,32開,536頁。版式、內容同精裝本。
1937年10月,英國倫敦戈蘭茨公司《Red Star Over China》(《紅星照耀中國》)出版後不久,斯諾又到了上海。時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宣傳部長兼國際宣傳委員會負責人的胡愈之到斯諾住處探望,斯諾把收到的樣書拿給胡愈之看,胡閱讀後,異常興奮。並通過地下黨,弄清了此書的來龍去脈,決定組織力量盡快翻譯出版。胡愈之隨即四處奔走,先後聯絡了林淡秋、王廠青、章育武、吳景崧、胡仲持、傅東華、邵宗漢、倪文廟、梅益、馮賓符等11個文化界救亡人士,組成翻譯小組,分段包幹。不到一個月,翻譯工作全部完成。胡愈之又加班加點進行校閱。對翻譯不準的地方,及時與斯諾磋商。關於中譯本的書名,胡愈之考慮到在敵占區和國民黨統治區發行,不宜使用原書名《紅星照耀中國》。鑒於《大公報》記者範長江《中國西北角》問世後,“西”或“西北”已成為中共和紅軍所在地的代稱,因此,胡愈之等決定取名為《西行漫記》。
當時上海已被日寇占領,隻剩下被稱為“孤島”的租界。胡愈之為了出版此書,跑了上海許多出版機構,有的閉門停業,有的害怕惹來禍端,不敢接這送上門的業務。在這種情況下,胡愈之聯合張宗麟、胡仲持等,在自己住處的福熙路安樂村174號,成立了取名“複社”的出版機構。然後,以“複社”的名義,將書稿送交熟識的商務印書館印刷。
當年出版此書,資金十分困難。“複社”他們就采取大家捐款、征集讀者預訂金、組織義務勞動等辦法籌集。商務印書館也給胡愈之開了“先印書,賣了書再付印刷費”的綠燈。斯諾為了支持中譯本的出版,不僅采用海倫1937年春在陝北采訪的材料,對關於朱德一章及時作了補正外,還為中譯本作了《序》,增加了大量照片,同時無償贈送了版權。
1938年3月,30萬字的長篇譯作《西行漫記》第一版發行後,頓時銷售一空,緊接著又分別於當年4月10日、10月10日、11月10日發行第二、三、四版精裝本,於當年3月10日發行第二版平裝本。在短短的九個月內就印行了五版。隨後國內各地、香港、東南亞等也出現了重印本和翻印本。成千上萬的中華熱血青年,競相閱讀《西行漫記》,紛紛從海內外各地奔赴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據地。
光華書店《西行漫記》
《西行漫記》,斯諾著,胡仲特、馮賓符等譯,大連光華書店以上海複社1938年3月初版本,於1948年9月翻印,32開,379頁,“光華叢刊之八”。封麵內有長征路線圖,封底內有西北邊區圖。書前有斯諾的《序》和《譯者附記》,書後有《訂正版後記》。正文共11章,缺原版的“第十二章回到白區”。書中有42幅照片。印數2000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