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次內容看,此書是依據1937年4月上海丁醜編譯社版翻印的。為了躲避國民黨當局而假托“陝西人民出版社”名義出版。
《中國紅區印象記》
《中國紅區印象記》,美國記者著,上海群眾圖書公司1949年6月翻印,32開,270頁。書中有七篇文章:斯諾著:《毛(澤東)施(斯諾)會見記》、《共黨與西北》、《紅旗下的中國》;諾曼?韓威爾著:《中國紅軍》、《中國紅軍怎樣建立蘇區》、《在中國紅區裏》;史沫特萊著:《中國問題與西安事變》。書中補白處收入《紅軍歌》、《渡金沙江》等10首紅軍歌曲。將該書內容與1937年版的《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比對,缺少廉臣(陳雲)著:《隨軍西行見聞錄》。另外書中無照片。
出版者在卷首登有一則《征求戰時版本書一冊》廣告:“本書於抗戰時期,已印行一次,嗣以國軍後撤,文化事業,受敵人之侵略,所有存書,全部焚毀,紙型保存不易,被鼠咬壞,幾段字跡不明,原書一時無法找尋,所以不克補排,對愛讀此書者,很為抱歉,但以前已有一部分流傳在外,本書讀者如有保存戰時本,乞惠寄敞編輯部,俾得再版時補排完善,無遺漏殘缺之憾……”
從該書卷首廣告中,得知上海群眾圖書公司於1937年或1938年曾翻印出版過《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一書,遺憾的是至今還未見實物麵世。
《中國的紅區》,斯諾著,編譯者不詳,上海救亡出版社1938年1月1日初版,32開,46頁。目次:一、建設綱領和一般組織;二、怎樣動員民眾和得到他們擁護;三、土地政策的理論和實踐;四、合作運動和文化生活;五、公審法庭;六、紅色劇社――話劇與活報;七、中國最忙碌的工廠;八、每天在緊張工作中生活。
《一個美國人的塞上行》
《一個美國人的塞上行》,斯諾原著,譯者佚名,廣州新生出版社,1938年3月20日出版,32開,119頁。
目次:(1)神秘的中國在哪裏;(2)紅色中國是什麼;(3)隻有親身走一趟;(4)古都以外的人類脈搏;(5)最近的目的地――西安;(6)楊虎城與邵力子的訪問;(7)向西安北部而西;(8)赤都延安;(9)衝進了紅色的門戶;(10)紅區第一夜;(11)白色土匪;(12)第一個紅色戰士;(13)從安塞到白家坪;(14)紅小鬼;(15)到司令部去;(16)叛逆的學者周恩來;(17)幽默的戰士;(18)老狗老表鐵老虎等等;(19)紅軍大學及其校長林彪;(20)紅軍大學的學生運動;(21)解放戰爭中的戰術;(22)走向抗日劇社;(23)老農一席談;(24)黃埔學生劉子(誌)丹;(25)災荒與貧困;(26)政治影響;(27)文化和經濟;(28)僅有的城市;(29)兵工廠一瞥;(30)他們向所未知的事情;(31)簡直沒有時間唱歌;(32)跟彭德懷在一起;(33)遊擊戰的起因;(34)遊擊隊的革命特質;(35)紅色是不可克服的;(36)戰線上的指針。
《紅旗下的中國》
《紅旗下的中國》,斯諾著,趙文華譯,上海大眾出版社1937年刊行,32開,144頁。
目次:(1)尋找紅色中國;(2)到“西邊的安樂鄉”――西安;(3)到紅區去;(4)被“白色土匪”追逐;(5)叛亂者;(6)紅色伴侶們;(7)毛澤東――蘇維埃的台柱;(8)紅軍大學;(9)紅色劇社;(10)和紅區農民談話;(11)西北的紅星;(12)蘇維埃的工廠;(13)彭德懷論遊擊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