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已返回歐洲的勃沙特作為國際教會組織派往中國的傳教士,再次到貴州省盤縣一帶傳教。每當勃沙特和教友談到紅軍時,態度都極為友好。勃沙特除了在當地傳教,還為當地民眾看病和辦學。1948年至1949年期間,勃沙特在盤縣創辦了“明恩小學”,招收學生50餘名。1951年,勃沙特與妻子被召回國。
1984年,美國記者哈裏森?索爾茲伯裏為寫《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一書,專門去中國采訪和搜集史料。在采訪原紅六軍團軍團長肖克將軍(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時,肖克向索爾茲伯裏介紹了勃沙特幫助紅軍長征的往事,並拜托索爾茲伯裏幫助尋找勃沙特。
索爾茲伯裏考察完紅軍長征路後,給肖克將軍複了信,表示將盡力尋找勃沙特,並向其轉達問候。他還表示,如實在找不到勃沙特,也將盡力找到《神靈之手》這本書。後來,索爾茲伯裏真的找到了《神靈之手》一書,並把該書寄給了肖克將軍。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索爾茲伯裏終於在英國把勃沙特先生找到了。1985年11月,索爾茲伯裏偕夫人前往勃沙特住所進行拜訪,並轉達了肖克將軍對他的問候。與此同時,中國外交人員通過外交途徑也找到了勃沙特。肖克將軍得知勃沙特先生近況時,非常高興。1986年5月27日,肖克將軍委托中國駐英大使冀朝鑄前去拜訪勃沙特,並轉交了他的一封信件。信的內容是:“久違了!從索爾茲伯裏先生處知道了你的近況。雖然我們已分別半個世紀,但50年前你幫助我翻譯地圖事久難忘懷。所以,當索爾茲伯裏先生問及此事時,我欣然命筆告之。1984年我在出國訪問途中,曾打聽你的下落,以期相晤。如今我們都早過古稀,彼此恐難再見。謹祝健康長壽。”1987年末,《人民日報》駐英記者對勃沙特進行了專訪。在記者要求下,他講述了本文中所寫的與紅軍一起長征的傳奇經曆。
《神靈之手》一書共分12章,分別是:一、被捕。二、逃跑及後果。三、朋友們的消息。四、行行複行行。五、“打”。六、我一個並不孤單。七、饑渴交困。八、強迫中的痛苦。九、“獄中”。十、釋放的允諾。十一、自由。十二、海曼?貝克爾的回憶。全書翻譯成中文約11萬字。
勃沙特作為一個虔誠的外國傳教士,他在《神靈之手》書中描述了隨軍見聞,紅軍的戰鬥生活曆程,以及開展政治思想工作的實況,並以鮮活的視角揭示了紅軍靈活多變的戰略戰術和紅軍的統戰工作藝術,表達了自己對紅軍和長征的看法。他在《自序》中寫道:“許多報道,因抓我們這些人的舉動,而將紅軍稱為‘匪徒’或‘強盜’。實際上,紅軍的領導人是堅信共產主義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信徒,並在實踐著其原理。”而書中表露的宗教思想和被紅軍扣留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其著作中對紅軍長征的描述也難免會有片麵和不準確的地方,但是作為直接見證長征的外國人記述長征是獨一無二的。專家們認為,《神靈之手》為1934年10月到1936年4月間,紅二、六軍團的長征情況及具體時間提供了佐證,是紅軍長征史的珍貴原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