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牽掛(2 / 2)

這是白羽第一次當著諸葛嬌的麵喊她嫂子,眼看又要分別;

諸葛嬌不禁有些心酸,“白羽,不管去哪裏,一定保重自己,量力而行,事不成便不強求,你是國家棟梁,切不可稍有閃失;”

陳雄飛心中難受,他知道,若不是極其凶險之事,白羽絕不會如此神態;

“白兄弟,就讓嬌嬌帶著珠子回京吧,我和你一起;”

白羽拿出一封書信,交給陳雄飛;

“大哥,此事隻能一人去做,而且我已經做了一些鋪墊,放心吧;把這封信交給聖上,帶我向聖上問安,還有芸閣公主;”

吃過飯,白羽顧不得歇息,就要趕路;陳雄飛二人知道事情緊急,便也不再挽留;

倆人把白羽送到鎮口,依依惜別,眼看著白羽消失在夜幕之中;

第二天一早,陳雄飛去鎮中管家驛站借了四匹戰馬;四人就往蘭州趕去;

不幾日,到了蘭州,彙合了冒頂天、屈猛、花家兄妹等人,隻說白羽還有些事要辦,晚幾日回長安與他們彙合,便一起一路往長安趕去;

得知白羽安然無恙,眾人自然歡喜,一路上歡聲笑語;

胡月更是手舞足蹈,講述著以前白羽的一些事情;

諸葛嬌心裏一陣酸楚,緊緊握住陳雄飛的大手,微微有些顫抖;

長安,皇宮,暖香閣;

四顆寶珠放在小桌上閃閃發光;

文皇帝卻視而不見,看著白羽的書信默默不語,眼中閃動著淚水;

字跡依舊挺拔,“臣白羽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今天下一統,福澤萬民,萬物複蘇,欣欣向榮,正是我大漢崛起之時;然突厥小兒,不尊王化,嗜殺成性;屢屢犯我邊關,燒我城池,擄我百姓;

突厥人視我****仁義為畏懼,欺我漢人善良為軟弱;臣在興源,親睹胡奴以屠刀驅趕我漢家老弱婦孺做血肉之盾,稍有遲滯,便加以屠戮;臣以為,突厥乃豺狼一族,萬難感化;故有陳湯所言: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家大好河山,寸土豈能讓與他人;

臣愚鈍,蒙聖上錯愛,官居二品,榮耀齊天,不勝惶恐;

臣擬從李陵口出關,沿途留下暗記,臣兄弟李國元、劉明宇定會識得;若臣僥幸得手,奴必大亂,聖上可趁勢長驅千裏,一舉剿滅胡奴,還我清明世界;

若臣失手,也是命中注定,唯有一事,望聖上體恤;

前南朝大將段陽之女千愁,性情純良,誤入歧途,臣深感有負於她,聖上定能將她待若己出,臣心安矣;

臣再拜;”

夜色朦朧,一輪圓月照在甘寧古道上;

幾百鍵騎,正披星戴月,快馬加鞭;

隊中一輛馬車,高大威武,前麵六匹駿馬正健步飛奔;

正是護送芸格公主回京的隊伍;

原來淩戰天擔心被打散的突厥人襲擾,派出自己的衛隊護送芸閣,芸閣本是自由自在的性子,但最終不忍拒絕淩戰天的好意,也就上了馬車,一路往京城而去;

車中的芸閣正靠在軟塌上,借著車內的燈籠,細細的看著手腕上的陰陽扣,臉上帶著嬌美的笑容;凰靈兒悄然立於她的肩頭,把小巧的頭顱輕輕靠在她雪白的脖頸上;

突然一陣狂風吹過,前麵戰馬齊聲嘶叫,馬車頓時停下,轟的一聲,車廂四散開來;

四周一片漆黑,沒有一絲的聲息;

芸閣正詫異間,忽然聽到身後有人輕聲叫到,“芸芸,是我;”那聲音是那麼的熟悉,卻又那麼的淒慘;

猛回頭,一個披頭散發之人正立於眼前,一身白衣,上麵一片片的血跡,麵色慘白,渾身顫抖不已;

芸閣定睛看去,不禁大喊一聲,坐了起來;

車外小校聽到公主喊聲,趕緊喝令隊伍停下,跪在車前,“公主,末將冒昧,給公主請安;”

車內芸閣一臉的淚水,顫聲答到,“無妨,繼續趕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