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與LCD顯示屏性能對比

技術應用

作者:汪國華

OLED技術憑借在高對比度以及高色彩飽和度和厚度優勢,從問世之日起就被寄予厚望成為TFT-LCD的終結者。但直到今天,期待中的終結遙遙無期,相反TFT-LCD陣營不斷有諸如LED背光、3D顯示等新技術出現,令其霸主地位更加牢固。

那麼,技術先進的OLED與受眾廣泛的TFT-LCD究竟誰在日常使用時更出色?顯示效果的提升是否值得為此買單?我們聯合國內某光學實驗室,使用專業的光學測試設備,對比測試了采用3.7英寸AMOLED和3.5英寸TFT-LCD屏幕的聯想樂Phone手機,希望能給你帶來有指導意義的采購建議。

亮度測試

在進行亮度測試之前,我們將兩部手機設置為最高亮度,測試畫麵為白色,測量點為屏幕中心。從測試結果來看TFT-LCD的亮度為307nit(尼特),而OLED的亮度僅為158nit。這是個相當有趣的結果,因為當我們在實際使用這兩部手機時,無論是顯示圖片還是播放視頻,兩塊屏幕並沒有讓我們感覺到明顯的亮度差異,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戶外或光線強烈的環境中),我們會感覺。LED屏幕更亮。

再將屏幕設置為黑畫麵,測量屏幕顯示全黑畫麵時的亮度。TFT-LCD的亮度為0.2931nit,同樣的測試條件下,OLED的黑屏測試的讀數為0.0009871nit。其實,這一讀數可能並不反映OLED屏幕黑屏時的真實亮度,因為此時測試界麵顯示,該測量點已經超出了BM-5A可檢測亮度的下限。事實上,作為測評者在暗室中觀察的現象,LCD屏幕在黑屏狀態下,依然可以觀察到微弱的亮度。而OLED則表現為屏幕完全不發光的純黑狀態。

乍看上去,你會感覺奇怪,為什麼亮度更高的TFT-LCD在日常使用中會讓人感覺亮度不如OLEDP呢?這是由於LCD和OLED兩種不同的顯示原理導致的。

TFT-LCD屏幕由液晶麵板和背光源兩部分組成的。屏幕的亮度來源於背光源,再通過液晶麵板中液晶分子的偏轉角度調整屏幕的灰度。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可以將每一個像素內的液晶分子理解為可以獨立開合的“百葉窗”,“百葉窗”的開合由位於像素上的薄膜晶體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控製。當我們提供給薄膜晶體管不同的電壓信號時,可以實現“百葉窗”從開到關不同透光率的控製。因此,當一個像素點顯示“黑色”時,其背麵的背光源仍舊是點亮的,隻是通過液晶分子的控製,使光無法透過,達到黑色的效果。這樣的“黑”並不是完全不發光的純黑,因此在測量黑畫麵的亮度時,還是可以測到微弱的亮度。

而OLED的顯示方式則完全不同,OLED屏幕是一種自發光器件,由非常薄的有機材料塗層和玻璃基板構成,當電荷通過並達到激發條件是,有機材料就會發光。在OLED的每一個像素上都有一個對應的電路獨立驅動,因此,可以實現單個像素的完全點亮或關閉。當OLED屏幕在顯示白畫麵時,每一個像素都處於激發點亮的狀態,整個器件的能耗最高。而當輸入電壓固定式,如果整個屏幕都顯示全白的畫麵時,屏幕的亮度會比局部顯示白色時的亮度有所下降。這就解釋了我們在實際使用中感受不到OLED和LCD樂Phone在亮度上的明顯差異,白屏測試時卻有截然不同測試結果的原因。而當OLED顯示“黑色”時,可以實現不發光的“純黑”,所以我們在測試OLED顯示屏黑屏亮度是,測量點會超出BM-5A可以檢測亮度的下限。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亮度和對比度的對比上,LCD版樂Phone和OLED版樂Phone各有勝負。但從亮度上來講,當屏幕需要顯示大麵積甚至全屏顯示純色畫麵時,因為LCD屏幕使用了獨立的背光源,可以使整個畫麵保持較高的亮度,而。LED屏幕因為可以提供更高的對比度,而當屏幕需要顯示灰度變化較大或是播放視頻時更善於取悅於我們的雙眼。

建議:由於對比度出色,OLED屏幕更適合用來顯示圖片、視頻,因此如果你的手機要經常充當多媒體播放器或遊戲機等工作,那麼把錢投資在一個采用OLED屏幕的手機上顯然是個靠譜的決定。

色域對比測試

在該項測試中,我們同樣使用TOPCON BM-5A亮度色度計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