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分卷 第十二章 文化:產生和發展(2 / 2)

我是這樣認為的,在一個領域內,整個領域越亂,活躍度越高。如果一個領域內井然有序,在該領域內想要創新?洗洗睡吧;如果一個領域內亂的要上天了,在該領域內想要創新?白日做夢,前者墨守成規,思維被局限,行動被局限,根本沒有產生新奇想法的機會,或是說沒有實現新奇想法的機會;後者活躍度是高,但是魚龍混雜的情況下創造出的新事物都能被口水給淹了,誰知道誰的創新是有用的?在文化這個領域內我們也來看看實際情況。

最近廣電比前幾年活躍了很多,一連幾條決策下來,整的網上雞飛狗跳,有的叫好,有的吐槽。十九大開完,主題從去年的強調“傳統”改為“創新”,但是文化創新也要有個度,而作為文化傳播的平台,做不到適度取舍,那就先去學會了再去做平台吧。之前火了一段時間的快手and火山,本來剛開始的時候能火確實是有一定的能力火的,然而越發展越偏離正道,最後平台上全是風氣不正的事物了,活躍度是有了,罵聲,叫好聲都有了,炒起來了是沒錯,但是亂過頭了,也就該整改整改了,最後還是因為自己審核不過關才遭到封殺,說白了就是作死。

雖說廣電是萬年背鍋俠,禁播很多人想看的片子數不勝數,但是這一波封殺還是好的,社會風氣還是必須板正的。

以此為例,各國文化部都有事前預防,事後整頓的責任,盡量做到鞏固本民族文化,篩選融合外來文化,通過傳媒行業來逐步提升國民文化素質。

文化部麵臨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國民所接受的和想了解,想學習的文化會造成文化入侵,這時候就要在民心和本民族文化的地位來做選擇了。說實話選哪個都有人不高興,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很簡單:本民族文化不被國民認可,或是認可程度低,這個就不能說國民是背叛民族什麼的了,人總是要追求更好更高水平的事物的,對文化也是一樣,本民族文化滿足不了國民的精神需求,那國民就會尋找其他能滿足精神需求的文化,而此過程勢必造成文化入侵,政府再一禁這禁那,勢必會失民心。想從根源解決此問題還是要打造本民族文化,讓本民族文化立得住,站得穩,擁有更大的吸引力,如此便能引起國民對本民族文化的關注,也是避免文化入侵的最好方式。舉個栗子:看日漫,有人說就是不愛國,我想請問一下那幾個能看的國漫屈指可數,然後我們去看啥?國漫立不住那就是在文化競爭力上輸了,與其來說看日漫不愛國這種莫須有的話,倒不如去把國漫拉起來。

總的來說,雖然外來文化比例會逐步升高,但根基未變,中華傳統文化還是很具有競爭力的,畢竟那麼多年的演變發展,樹大根深,避免文化入侵不是靠阻隔文化交流,而是靠提升本民族文化水平,希望哪一天中華文化能不光在節假日才閃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