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972年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理查德·尼克鬆和夫人對中國的曆史性訪問和中美兩國發表聯合公報,對改善中美關係起了重大作用。中國方麵和前總統尼克鬆都認為他再次訪華是適宜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鬆先生和夫人於1976年2月21日,即在第一次訪問4周年之後,再次訪問中國。他們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
這一消息不但轟動了美國,而且引起世界矚目。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於2月17日晚評論說:“華盛頓正在流行一種遊戲即猜測為什麼。尼克鬆於本周末前往中國。福特的白宮感到惱怒,但是隻願說,他是個不任官職的公民,此行沒有任何政治意義……誰也不知道哪種看法符合實際。尼克鬆幾乎不講什麼話,中國人根本就沒有講話。”
不管怎樣,尼克鬆在任職期間,就改善中美兩國的關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美兩國人民是不會忘記的。
上海公報打開中美關係大門
1972年2月28日,中美兩國發表《聯合公報》。公報的發表打破了中美關係中的堅冰,開始了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進程,此後,兩國之間各方麵的交往都迅速增加。
尼克鬆訪華期間,中美雙方商定,“巴黎秘密渠道”改為公開渠道,由美國駐法大使沃森和中國駐法大使黃鎮建立聯係,辦公地點為雙方使館辦公樓。
1972年3月13日,沃森首次正式拜會中國大使館。中國使館敞開大門,歡迎各國記者采訪。兩位大使會晤結束後,沃森告訴記者:
我們進行了非常友好和熱烈的討論,我們希望這是許多次討論的開端。
1972年4月中旬到5月初,通過中美兩國駐法大使的安排,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邁克·曼斯菲爾德,共和黨領袖休·斯科特率團訪華,6月眾議院民主黨領袖黑爾·博名斯和共和黨領袖傑拉爾德·福特率團訪華。
這些美國政治家第一次踏上隔絕20多年的中國土地,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5月11日,曼斯菲爾德在參議院所作的訪華報告中興奮地指出:
百聞不如一見。過去20多年來,美國人民沒有看到中國多少東西,而那“百聞”的東西所常常包含的巨大歪曲,逐漸變成了美中兩國間20多年來的隔離局麵,是美國曆史上最不幸的篇章之一。
曼斯菲爾德還說:
我當時就讚同他的這一行動。在結束這次旅行的時候,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相信,這是正確的行動。
斯科特在同日所作的訪華報告中說:中國“非侵略性的記載是良好的”,他希望“兩國之間將進行更多的和頻繁的接觸,其中包括我在參議院的同行們的訪問。”
5月20日,斯科特還表示中國人“不是一個侵略的民族”。
6月間,應中國人民對外友協的邀請,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費正清訪問中國。這是這位多年來積極主持改善中美關係的美國中國學泰鬥從1946年離開中國後難得的舊地重遊。
美國科學家協會代表團團員傑裏米·斯通博士、麥羅姆·科恩博士,美國《紐約時報》聯合主編哈裏森·索爾茲伯裏、《聖路易斯郵報》記者理查德·達德曼等也在6月間訪問了中國。
1972年4月12日至29日,中國乒乓球代表團對美國進行了18天訪問,從美國的東海岸到西海岸,代表團受到美國各界人民的熱烈歡迎。
4月18日,尼克鬆總統在白宮玫瑰園接見了代表團,他在講話中熱情讚揚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說:
我們知道在你們訪美期間,你們將受到熱烈的歡迎。我們也知道,在你們比賽的過程中有贏者也有輸者。但是這裏有一個最大的贏者,他比誰贏乒乓球賽更為重要。這個最大的贏者……就是美中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
兩國之間的文化、科技、經濟等各方麵交往也迅速增加,做為中美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征,1972年4月間中國政府贈送兩隻大熊貓給美國,美國則回贈了一對麝牛。
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並迅速地發展,對維護世界和平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