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那天是第一次看見錢學森在發射場踱步,誰都明白他正為故障的問題著急,但是問題不解決,誰也幫他分不了憂。
所以,誰也不忍心去再給他添堵,隻是站在遠處默默地望著他來回踱步。
20時50分左右,故障的排查有了結果:故障的原因不在衛星上,而在地麵設備的一個接頭鬆動了。
得知這一結果,錢學森這才停止踱步,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21時5分,指揮員下達了“30分鍾準備”的命令。接著,高音喇叭裏響起了“全體人員撤離現場”的命令!
隨著人員的全部撤走,整個發射場陡然間便變得清冷、沉重起來,唯有發射架下懸掛著的那塊巨幅“安全可靠,萬無一失,準確入軌,及時預報”16個大字,在輝煌的燈光映照下,顯得耀眼而奪目。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基地第一試驗部部長呂誠華從楊桓手中接過發射指揮權,親自指揮。按照發射程序,呂誠華沉著地下達“啟動”的命令。
隨即,地麵各種測量記錄設備迅速轉動起來。接著,呂誠華命令道:“開拍”,地麵各種光學記錄儀聞聲開始工作。
當倒計時器上出現“0”這個最後的數碼時,呂誠華果斷命令:
點火!
發控台操縱員胡世祥準確有力地,摁下了那個牽動億萬人心弦、牽動整個世界的紅色按鈕。
一級火箭的4個發動機頓時噴出桔紅色的火焰,巨大的氣流將發射架底部導流槽中的冰塊衝出四五百米遠。
霎時,大地震撼,21時35分,載著“東方紅1號”衛星的“長征1號”火箭在山崩海嘯般的轟鳴聲中,噴吐出橘紅色的火舌,拔地而起,徐徐上升。
18秒後,火箭開始轉彎,朝著東南方越飛越快,轉瞬間,便消失在茫茫夜空之中。
隨即,調度參謀段雙泉果斷、準確地發出一連串的口令,組織遍及全國各地的觀測係統隨即展開跟蹤工作。
接著,湘西站報告:“發現目標!”南寧站報告:“發現目標!”昆明站報告:“發現目標!”海南站報告:“發現目標!”
15分後,各站幾乎同時報告:
星箭分離!衛星進入近地點高度439公裏、遠地點高度2384公裏、傾角685度的初始軌道。
與此同時,基地指揮所的高音喇叭裏傳出特大喜訊:
星箭分離!衛星入軌!
發射場上頓時沸騰起來,將軍與士兵,專家與工人,幹部與戰士個個熱淚盈眶,相互握手擁抱。歡呼聲、祝賀聲、口號聲響成一片,錢學森、李福澤禁不住熱淚盈眶,許多人當即哭出聲來。
衛星繞地球運行一圈後,再次進入中國西部上空,基地喀什站當即捕獲目標,並將軌道參數傳到基地,經計算,基地向北京報出了衛星飛經中國及世界244個城市上空的時間和飛行方位。
4月24日的夜晚,周恩來和毛澤東一直都守在各自的電話機旁,等候著發射場的消息。
22時整,周恩來的電話響了。羅舜初向周恩來彙報說:“總理,運載火箭一、二、三級工作正常,衛星與火箭分離正常,衛星入軌了!而且現在已經收到了衛星播放的《東方紅》樂曲聲!”
周恩來說:“這麼說,一切都正常?”羅舜初說:“是的,發射成功了!”聽到這裏周恩來激動地一下子站了起來,連聲說“好!很好!我馬上向毛主席報告。”
說完,周恩來立即抓起了直通毛澤東的電話:“主席,衛星發射成功啦!我們的願望實現了!”
聽到衛星發射成功的消息後,一向沉穩的毛澤東一下子扔掉手中的煙頭,高興得手舞足蹈,說“好,太好了!總理,準備慶賀!準備慶賀!”
22時20分,周恩來給發射基地打去電話說:“衛星發射成功了,我向大家表示祝賀。請你們將《東方紅》樂曲的錄音帶複製一部分,把衛星運載的軌道繪成圖,把運行時間列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