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成帝在位期間,將朝廷政務交給外戚王氏家族,自己不治朝政,整日沉迷在酒色之中。朝中王氏專權,四方百姓起義,朝廷統治日益動搖。對於日益動搖的統治,漢成帝並不放在眼裏,心裏隻想著賞花醉酒,縱情享樂。一些有見識的大臣,對此深深不安。光祿大夫劉向就曾上書直陳道:“臣聞人君莫不欲安,然而常危;莫不欲存,然而常亡。如今外戚王氏一姓,任二千石以上官秩者達二十三人,其中九人封侯,他們秉事用權,驕奢不法,依太後之尊,借甥舅之親,以為威重。尚書、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門。他們掌管機要,互相勾結,歌功頌德者擢升,直言敢諫者受罰。兄弟盤踞要職,宗族糾結掌權,從上古至今,外戚專權尊貴,自來無此突出。”成帝看罷上書,深有感觸,長歎道:“君且勿言,容我深思!”
對於漢成帝的昏庸荒淫,朝臣不斷諷勸。有一次,侍中班伯(班婕妤胞弟)曾因病請假,假滿病愈,入宮進謁,當時,成帝正與趙飛燕歡飲。班伯拜罷,兩眼直盯著屏風上的一幅畫,成帝叫他一起飲宴,他都沒有聽到,仍舊專注觀賞畫麵。成帝以為屏風上有什麼,一看,原來是商紂與妲妃夜飲圖。這對成帝已司空見慣了,不過成帝也明白了班伯的用意,就故意問道:“此圖何為示戒?”班伯這才對成帝說:“此圖從反麵教戒君上不要沉湎於酒色,古代詩書所言淫亂原因,無非因酒色惹禍。”成帝隻好下令撤席。
正直大臣的上疏和勸諫,並沒有打動成帝的荒淫享樂之心,他仍然想盡辦法,挖空心思,縱情玩樂。成帝經常微服駕車外去,不是為訪賢問苦,也不是為了解下情,而是去尋花問柳,花天酒地。
(三)修建陵墓
綏和二年(前7年)三月,酒色侵骨的漢成帝在趙合德的懷抱中暴死,孝元王太後與大司馬王莽\"治問皇帝起居發病狀\",趙合德畏罪自殺。漢成帝死後,安葬於延陵(今陝西鹹陽市東)。
《漢書·成帝紀》記載:建始二年(前31年)“閏月,以渭城延陵亭為初陵。”文獻記載說,延陵建造十年後,曾一度停建,成帝又在渭河南岸的西新址建造昌陵,一直修建了五年,未成而罷,他征發了成千上萬的貧苦百姓為其服役,連夜趕作,從很遠的東山上取土,土石價格竟如同穀物一般,整個工程的花費相當秦始皇所建的驪山陵。百姓竭盡財力、物力、人力。由於昌陵工程耗費巨大,又遙遙無期,因此,成帝下令,複作延陵。
考古調查及研究表明,延陵位於今鹹陽市渭城區周陵鎮馬家窯村北鹹宋公路東側。陵墓封土呈覆鬥形,底部和頂部均為方形,底部邊長173米,頂部邊長51米,封土高31米。陵頂中央塌陷成坑,深3米。陵墓外有陵園,東西長382米,南北寬400米,四麵牆垣中央辟有四門,門外置有雙闕。二闕間距12米。闕址台基麵寬48米,進深13米,高3米。門闕上有罘罳。陵園南門附近曾出土排列整齊的玉圭,頗似昭帝平陵與上官皇後陵之間東西路兩旁埋設的玉圭和玉璧。
延陵附近的陪葬墓有許皇後、趙皇後、班婕妤、薛宣等。在延陵以南、以東的幾座墓塚,至今墓主仍難以確認。
劉慶柱、李毓芳先生認為,漢成帝因為“耗資億萬的延陵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便借口竇將軍竹園在延陵廟之南,‘恐犯蹈之,故言作陵不便’,決定在長安城自己”。
在漢成帝為自己營建陵墓的過程中,成千上萬的人被征伐服徭役,致使很多人餓死,老百姓被逼得無奈,無以為生,被迫舉行起義。成帝在位時期,農民起義接連不斷,他們殺官吏,燒官府,轉戰廣大地區,沉重打擊了漢王朝的統治,但是起義全被鎮壓下去。
漢成帝的一生,荒淫無度,他是曆史上第一個服春藥而死的帝王。他在位期間,朝中大權掌管在其母親王氏外戚集團手中,他自己過著花天酒地、無憂無慮的生活,致使西漢王朝很快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