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庫茲涅佐夫還誇誇其談,說雙方共會晤了12次,他本人一直是北京的大字報攻擊謾罵的目標,說什麼東道主還禁止他進行社交活動。

1970年1月,中國公開承認談判開始不久即陷入了僵局,中國提出的在新條約簽訂之前,莫斯科承認已有條約的“不平等”性質的建議,蘇方拒絕了這個建議。

接著,中方提出的蘇聯代表團在談判取得進展以前撤出爭議地區的要求,仍然被蘇方無理拒絕。

蘇方的頑固態度給中蘇邊界會談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在此期間,中國恢複了與美國在華沙的接觸,並試圖改善中日關係。

1970年1月2日,庫茲涅佐夫返回北京,這次他沒有帶副手、邊防軍司令瓦金姆·馬特洛索夫少將。

1月14日,談判再次開始。在談判中,庫茲涅佐夫曾表示願意把烏蘇裏江上的許多島嶼移交給中國,還願意商討中國提出的帕米爾地區的邊界問題,以便清除締結一項全麵的邊界條約的障礙。作為交換,中國應該放棄關於不平等條約的觀點。

但是,這種做法表明蘇方無意澄清曆史問題,自然被中方斷然拒絕。

由於雙方在周恩來—柯西金協議的解釋、會談的範圍和議事日程等問題上分歧太大,談判很快又陷入僵局。

3月中旬,莫斯科公開承認談判已經陷入僵局,並警告說,如果沒有突破性進展,庫茲涅佐夫將被召回蘇聯,即被低級別的談判代表取代。

這時,又出現了發生邊界衝突的傳言。蘇聯不得不發表正式聲明,否認將要對中國發動一次全麵的進攻。

當時,中蘇雙方的宣傳攻勢達到了高潮。

蘇共中央宣傳部長弗拉基米爾·斯捷帕科夫是負責攻擊中國和毛澤東的人。蘇聯任命他為駐華大使。後來,中方宣布不接受他,他的任命被撤銷,勃列日涅夫還就此發表了公開講話。

1970年4月22日,在中蘇雙方的會談沒有任何進展的情況下,庫茲涅佐夫返回莫斯科。

返回前,他顯然為打破僵局做了進一步努力,接受了中方提出的把軍隊撤出“爭議地區”的建議。

蘇聯在接受此建議的同時,仍拒不同意中方提出的維持邊界地區的軍事現狀的要求,並堅持要雙方集中討論具體的領土糾紛問題,而不是籠統的“不平等”條約問題。

當中方拒絕了蘇方的建議後,庫茲涅佐夫便啟程回國了。

5月7日,庫茲涅佐夫回到北京。但是,談判仍然沒有取得絲毫進展。在後來的6月20日,庫茲涅佐夫被送回莫斯科,據說他是生了病。後來,庫茲涅佐夫再沒有來過北京。毛澤東說要文鬥不要武鬥

1970年5月1日晚,北京天安門廣場充滿了節日的歡快氣氛。

天安門城樓中央,懸掛著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巨幅畫像。廣場兩側,矗立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畫像。

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的“五一國際勞動節萬歲!”“馬克思主義萬歲!”等巨幅燈光標語,大放光芒。

《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和《戰鬥進行曲》、《工農一家人》等歌聲,響徹首都上空。

五彩繽紛的禮花,一串串騰空而起,把首都夜空映得通紅。廣場上的工農兵群眾,高唱革命歌曲,載歌載舞,歡呼聲,口號聲,響徹雲霄。

同往年一樣,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出席慶祝“五一”勞動節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