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0月20日,最後一次有關“兩彈”結合試驗發射的中央專委會議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召開。
會議由周恩來主持。周恩來與聶榮臻、葉劍英、楊成武等一起聽取了兩個基地幾次“冷”試驗的結果和“熱”試驗準備情況的彙報。
有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對整個試驗的準備情況和安全問題再一次進行全麵檢查。
在會議上,葉劍英說:“這次試驗搞成功會在國內外引起很大的震動,過五關斬六將,‘熱’試驗是最後一關,絕不能掉以輕心。”
周恩來一邊翻看麵前桌上擺著的一份介紹美國、蘇聯進行核試驗的資料,一邊說:“赫魯曉夫詛咒我們20年搞不出原子彈,結果我們隻用了4年多一點時間嘛。後來外國人說我們雖然搞出原子彈來了,但是沒有運輸工具,這是在嘲笑我們有彈無槍啊!麥克納馬拉說中國至少要10年才能掌握導彈核武器,現在才多長時間,兩年不到,我們就要搞一個給他們看看,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中國人民的智慧。”
說完,周恩來站了起來,來回走了幾步。
這時,正在同專家謝光選和龍文光說話的聶榮臻接過總理的話說:“這幾天巴黎正在召開一個西方國家的禁運會,美國還懷疑我們偷他們的技術,所以提出要封鎖我們。這次‘兩彈’結合,我們要讓他們徹底明白,我們中國人並不比他們少一個腦袋。”
之後,屠守愕、謝光選、龍文光幾位專家就在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具體對策。
聽了幾位專家的報告,周恩來加重語氣說:“你們要記住,這次試驗是空前的大會戰,隻許成功,不許失敗!因為隻能進行一次,一定要百分之百地完成,從領導到每個人都要更加細心,保證地麵沒問題,操作中不出問題,堅決消滅人為的誤差。工作檢查好了以後要提醒參試部隊、參試科技人員、工人師傅好好休息、搞好夥食。”
聶榮臻站起來接著說:“從當前準備情況看,我們的設計工作是做得很紮實的。中近程地地導彈已經發射了16次,次次成功,證明性能可靠,發射成功率經得住考驗。‘兩彈’結合的試驗雖然要冒很大的風險,但這點風險值得冒。”
“毛主席說當年我們要是不放棄延安,冒點兒風險在陝北和胡宗南轉山溝,能打敗蔣介石嗎?這風險我們冒了,不但延安收回來了,我們還收獲了一個新中國。所以這次實彈試驗發射必須進行,即使打破了一些瓶瓶罐罐也在所不惜。”
“我這次就要學主席,雖然我身體不太好,但我覺得我應該到第一線去!就這兩天去發射陣地,到現場主持這次試驗。”
聶榮臻的話一說完,會場上就響起了一片掌聲,人們紛紛站起來向年近古稀的聶榮臻鼓掌。
周恩來凝視著麵前這個與自己共同戰鬥了四十多年的老戰友,深情地點了點頭說:“聶帥,如果身體允許的話,到現場去也好。老帥親自坐鎮,定能鼓勵三軍士氣為此一搏,勝利在望嘛。”
會議結束後,聶榮臻就隨周恩來、葉劍英一起驅車趕到沉浸在夜色中的釣魚台,向毛澤東作有關“兩彈”結合試驗的詳細彙報。
毛澤東非常仔細地聽聶榮臻的彙報,他還不時插話提出些問題,尤其對彙報中有關靶場的準備工作非常滿意。
毛澤東說:“這是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啊。”說著,毛澤東吐出一串淡藍色的煙霧,然後說:“誰說我們中國搞不成導彈核武器,看看,現在不是搞出來了嘛。”
這時,周恩來說話了:“主席,根據試驗準備情況和天氣預報,試驗部隊提出就在這幾天擇機發射。”
說到這裏,周恩來指了指聶榮臻和葉劍英說:“我們幾個已經一起開會研究過,這個方案可行,現在就請主席最後下決心了。”
“我同意,時機成熟就不要猶豫,就像當年我們打三大戰役時那樣。”毛澤東站起身,揮動下手臂果斷地說。他轉身問聶榮臻:“還是你去現場主持指揮發射嗎?”
“是,主席。我已經安排好了,明天一早就過去。”聶榮臻又像當年接軍令狀似地站了起來,立正回答。
“好!坐下說。我知道你是一貫打勝仗的常勝將軍嘛。”主席風趣詼諧地笑了笑,伸出手在聶榮臻的肩膀上拍了拍,又說:“不過,這次試驗可能打勝仗,也可能打敗仗。這次讓你去要準備打敗仗,打了敗仗也不要緊,搞試驗那是要冒風險的,贏得起也要輸得起嘛。”
中南海裏,幾位偉人將共和國的導彈事業向前推動了一大步,“兩彈”結合試驗被確定下來。導彈完成最後係統聯檢
1966年10月25日9時,聶榮臻的飛機經3小時穿雲破霧的飛行,降落在東風基地剛剛竣工的飛機場上。
此時的東風基地,戒備森嚴,氣氛凝重得似乎是大戰一觸即發。
聶榮臻下飛機後走進了基地招待所。他顧不上休息,匆匆擦了一把臉後就立即召來二機部副部長李覺,七機部副部長錢學森,國防科委副主任唐延傑、張震寰,東風基地司令員李福澤,一院副院長張鐮斧、技術協調人謝光選等人,舉行試前的緊急會議,聽取他們導彈核彈頭測試、試驗情況和氣象部門關於近3天氣象走勢的情況彙報。
會上,一個出人意料的情況引起了聶榮臻的憂慮。深秋時節本來是大漠1年中氣象走勢中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然而,基地氣象部門卻預報了一個緊急情況。
導彈發射當天的25日22時,發射場區將有一股冷空氣襲來,同時,場區將刮起風速為每秒20米的大風,這將直接影響“兩彈”結合運轉程序的順利進行。預報還估計,到26日風速還會增大,最大可達每秒25米以上;27日0時風速開始減低;28日8時後,風速可下降到每秒5米以下,天氣開始轉好。
“根據氣象走勢,聶帥,我看基本可以把正式發射時間定在27日。”李福澤肯定地回答了正向他轉頭征詢意見的聶榮臻。
聽了這個回答,聶榮臻果斷地以他慣有的軍隊主帥的姿勢揮動手臂大聲說:“既然現在發射的一切準備工作已全部到位,發射場彈著區和場外的一切工作可以按這個時間展開,按程序進行。”
聶榮臻下達命令後,又嚴肅地環視著在座的每個人繼續說:“同誌們,我臨來基地前,毛主席、周總理都和我談了話,主席、總理非常關注這次試驗。我們前3次試驗是很成功的,這次真刀真槍刺刀見紅的‘熱’試驗一定要更加謹慎,組織更加嚴密,工作要更周到,動作要很準確,一定不能出現差錯,我再重申一遍總理的指示,‘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