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心瀝血 為民解憂
這是他經常對各級幹部講的話。他說到做到,從自己做起,帶頭力行。他主管的財貿方麵的工作,有財政、金融、稅務、工商、商務、外貿、糧食、供銷等,部門多,事情多,頭緒多。他不是事事都抓都管,而是選了糧、棉、油、肉、菜、蛋六類商品,親自抓。其他工作,交給有關同誌去辦。這六類商品涉及人們的日常生活,老百姓非常關心。凡是涉及這六類商品的信息、資料和事情,他都要看,都要過問,都要去搞調查研究。其工作的主要思路是:抓規劃和布局,抓扶持政策的製定和完善,抓商品基地的確定和建設,抓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和投入,抓先進典型的經驗總結和推廣,抓農民的教育和培訓,務必使這幾類商品有足夠的種植麵積,有持續發展的政策支持,有穩定供應的商品基地,有科學技術的指導和推動,有先進典型的引路和示範,有合格的人力資源和農民生產積極性。因此,在他主管這六類商品生產和供應的那些年,產量增加,貨源充足,市場繁榮,物價穩定。上世紀80年代,他已經60十多歲,而且有病,但不顧自己年老多病,經常深入農村和城鎮,調查研究,傾聽農民和居民的意見及呼聲,掌握第一手資料,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我看到他不要命的從早到晚忙工作,心裏非常著急,勸他休息、看病,他都不聽。實在沒辦法了,我就向當時的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領導白紀年、李慶偉同誌彙報,請他們勸勸他。由於他工作過累,1983年11月初參加全國農村工作會議期間,得了重病,住進北京市朝陽醫院。體溫高燒20多天降不下來,鼻血常流不止。省政府派當時任省衛生廳廳長的李經倫同誌、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高陰藻主任醫師去北京幫助治療。當時任勞動人事部部長的趙守一同誌,幾乎每天去醫院看望他,並了解、掌握病情及治療情況。當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仲勳同誌,也是親自去醫院看望他,並指示醫院全力救治。他的大兒子劉少峰、二兒子劉少懷、三兒媳黃淩暉和我輪流在醫院日夜陪護。經過醫院的多方努力救治,終於治好了他的病。出血剛止住,他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又去當時任黨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誌那裏彙報了工作。
認真負責 一絲不苟
這是他一生的追求和寫照。他抓什麼工作,都是工作前有調查、有計劃、有安排,工作中有檢查、有研究、有修訂,工作後有總結、有反思、有獎懲。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布置的工作任務,他非常重視,堅決完成。從不叫苦叫難,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許多文件和彙報稿子他都親自起草,不要秘書和部門代筆。凡送他審閱和批示的文件、彙報材料稿子,他都仔細修改,字斟句酌,嚴謹縝密,一絲不苟,決不馬虎、敷衍。1983年,省委讓他在全委擴大會上發言,他熬了幾天幾夜草擬好文稿,然後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和他一起修改補充,一個詞、一句話、一個標點符號,反複進行推敲,務求準確、恰當。當時,大家都認為不錯了,可以交稿。他還是不滿意,又改了兩次。最後大會印發了他的發言。經我查對,省委對他的發言稿一個詞、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都沒有改動。這種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使我深受教育,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