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不顧朝中大臣們的堅決反對,特別寵愛來自匈奴的金日。
金日母親病死後,漢武帝還特地把他母親的像畫於甘泉宮裏,並寫上“休屠王閼氏”幾個字,以示紀念。
金日也因此死心塌地為漢武帝做事。
數十年來,他也未曾有過什麼錯誤,對漢武帝十分敬畏,由此更得漢武帝的賞識,從馬監一升而為侍中,再升而為駙馬都尉,直至光祿大夫。
上官桀最初為羽林期門郎,因為力氣過人,得到漢武帝的賞識,被升為未央廄令。
他為人十分忠實,很快又升為侍中、太仆。
據說他原來在給漢武帝看馬時,漢武帝病了,他就閑了幾天。
等到漢武帝病愈後到馬房裏看馬裏,馬都瘦得不成樣子了。
漢武帝十分氣憤,對著上官桀罵道:“你認為我再也不能看馬了嗎?”說著就要治他的罪。
上官桀連忙上前謝罪說:“我聽說陛下病了,日日夜夜擔心,食不香,寢不安。
我也實在沒心思去看馬了。”
說著眼淚鼻涕就流下來了。
漢武帝見他如此關心自己,對自己這般忠誠,就越發把他當心腹看待。
以上六人,特別是霍光、金日、上官桀、桑弘羊四人,成為漢武帝物色輔佐少帝的主要人物。
四人之中,霍光尤受器重。
早在處死鉤弋夫人之前,漢武帝在暗中選定劉弗陵為繼承人後,就打算以霍光為主要輔弼劉弗陵的人物,但卻沒說出來,而是讓人畫了一幅周公背成王朝諸侯的圖賜給霍光。
大家都知道,周公是周武王之弟,周朝的大聖人。
周武王死後,他的兒子周成王年紀很小,周公便受周武王之命傾心輔佐年幼的周成王,直至周成王長大後獨立行政。
漢武帝賜送此畫給霍光的意思是說,等到自己駕崩後,讓霍光像周公輔佐成王那樣去輔佐劉弗陵。
可是,霍光是個老實人,隻知道此畫畫得挺好,而不知道其中暗示的意思。
後元二年(前87)二月,年已七十的漢武帝行遊到(今陝西周至),在五柞宮一病不起。
左右大臣們心裏都清楚,這個十六歲就即位、在位長達五十四年的皇帝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當他日益病重、奄奄一息之時,諸大臣,包括霍光、金日、上官桀、桑弘羊等都誠惶誠恐地向他請示後事。
霍光流著淚說:“萬一陛下有個三長兩短,誰來繼承皇位呢?”
漢武帝緩慢而有力地說:“你還不明白那張畫的意思嗎?立小兒子劉弗陵,你做周公。”
霍光磕著頭推辭說:“我比不上金日。”
金日則說:“我是外族人,一則我比不上霍光,二則我做周公,匈奴也會小看漢朝的。”
這天,漢武帝終於公開指明立七歲的小兒子劉弗陵為皇太子。
其後,漢武帝又將霍光、金日、上官桀、桑弘羊四人招至床邊,封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金日為車騎將軍,上官桀為左將軍,桑弘羊為禦史丈夫,讓四大臣以霍光為首,齊心協力輔弼少帝劉弗陵。
就在漢武帝封拜四大臣輔弼少帝劉弗陵的第二天,他就病逝於五柞宮。
據《漢武故事》載:“丙寅,上晝臥就覺,顏色不異,而身冷無氣。
明日色漸變,閉目,乃發哀告喪。”看來,漢武帝對於自己精心安排的接班人是相當滿意、相當放心的。
漢武帝死後第二天,霍光等就把少帝劉弗陵扶上了皇帝寶座,這就是漢昭帝。
他們便以昭帝的名義為漢武帝治喪。
經過一番隆重的禮儀之後,漢武帝被安葬於茂陵。
前文曾經指出,茂陵為西漢帝王陵墓中最豪華的一座,不僅陵墓高大雄偉,而且裏麵埋藏著無數的奇珍異寶,修建這座陵墓,前後費時就長達半個世紀。
直到今天,它仍然屹立於陝西鹹陽塬上。
漢武帝立霍光等四大臣輔佐少帝劉弗陵,就像事先處死鉤弋夫人一樣,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以後才決定的。
漢武帝對後事的妥善安排,避免了身後發生內亂的可能,並為繼續實行其晚年政策鋪平了道路。
後繼的昭帝統治時期,政局一直比較穩定,社會生產不斷發展,自漢武帝以來的興盛局麵仍在繼續。
這些曆史事實,也證明了漢武帝的臨終安排是正確的和有遠見的。
漢武帝劉徹諡號為“武”,是他死後大臣及朝廷根據他一生的活動和業績選定的。
“武”充分地說明、概括了漢武帝一生進取尚武、積極開拓的個性與精神。
漢武帝開創了我國帝國社會的許多先例和規章製度,不愧為我國古史上一代雄才大略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