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爭奪表麵陣地1

●牛保才用嘴咬著一根線頭,手拉著另一根線頭,讓電流通過自己的身體,通訊聯絡暢通了,牛保才失去了知覺……

●孫占元決絕地說:“我是共產黨員,我是指揮員,我不能離開自己的崗位!”

●彭德懷指著朝鮮地圖對十五軍軍長秦基偉說:“五聖山是朝鮮中線的門戶。失掉五聖山,我們將後退200公裏無險可守。你要記住,誰丟了五聖山,誰要對朝鮮的曆史負責。”

● 爭奪表麵陣地

共和國的曆程·寸土必爭上甘嶺戰役拉開序幕

1952年10月13日的晚上,第四十五師第一三五團第九連連長高永祥還像往常那樣帶領4個班去陣地前沿偵查。

高永祥他們剛走出陣地,就敏銳地發現“聯合國軍”的探照燈異常明亮,並且在陣地上還人聲鼎沸,聲響與汽車馬達聲響成一片。

高永祥的直覺告訴他,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果然,在14日3時30分,一聲巨響,打破了寧靜的夜空。這時,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以280門大炮和40多架飛機,開始對上甘嶺進行狂轟濫炸。頃刻之間,上甘嶺及其附近地區便化作一片火海。

其實,對於“聯合國軍”的這一舉動,誌願軍並不感到意外。早在9月10日,朝中聯合司令部首長鄧華、樸一禹、楊得誌等5人就聯名致電中央軍委,建議爭取主動有力地打擊對方。

電文如下:

我為爭取主動,有力打擊對方,使新換部隊取得更多經驗,我們擬乘此換防之前以三十九軍,十二軍、六十八軍為重點,各選3~5個目標,進行戰術上的連續反擊,求得殲滅一部對方,並在敵我反複爭奪中大量地殺傷對方。其他各軍亦應各選一兩個目標加以配合,估計我各處反擊,敵必爭奪,甚至報複局部攻勢,這就又有利於我殺傷對方。反擊戰鬥擬在本月20日至10月20日中進行,10月底進行換防。

以上可否請速示,以便各軍進行準備。

中央軍委5月12日便複電同意朝中聯合司令部首長的聯名提議。

在獲得中央軍委的同意後,朝中聯合司令部於9月14日正式向部隊下達了反擊命令。

命令如下:

最近判明美騎一師仍在日本,陸一師仍守原防,敵於雨季後在我翼側登陸的可能性還不大,但敵向我發動局部進攻之可能性依然存在。

目前我正麵第一線工事已完成,我六十三軍及六十四軍一部已展開延伸白川海州地區,正在積極構築工事,即使敵在該方麵登陸我已有準備,同時我東西海岸正著手建立部分永久工事。另一方麵我擬於10月底將六十八、十二、三十九軍換下休整,在防禦期間三十九、十二軍曾積極地進行了若幹次的戰術反擊,但還有一個師是最近投上去的,其餘各軍反擊也少。

為粉碎對方可能的進攻計劃,爭取主動,有利打擊與求得大量殺傷對方,取得更多的經驗,故決定乘此換防之前,以三十九、十二、六十八軍為重點,各選擇3至5個有利的目標進行戰術性的反擊,求得殲滅一部對方並在反複爭奪中,大量地來殺傷對方。為配合該3個軍作戰,其他各軍亦可以各選一兩個目標進行反擊之。估計我各處反擊,敵必反複爭奪,甚至舉以報複性的攻勢,這就更有利於我大量殺傷對方。

反擊戰鬥發起時間決於9月20日至10月20日之間,各部可根據具體情況選定目標及根據準備程度自行確定戰鬥時間。但應以準備好為原則,要做到攻必克。

為了促使各軍在作戰中達到戰必勝、攻必克的目的,朝中聯合司令部還專門下達了具體作戰指示:

必須要準備好才打,倉促發起攻擊,不僅不能成功,必遭致過大的傷亡,因此擔任反擊部隊的各級步炮指揮員,主攻部隊步兵的戰鬥小組長,對預攻目標、敵情、地形,必須進行反複偵察,甚至派遣精幹的小組潛入敵側後觀察,以求得將對方工事構築、兵力部署、各種火器,特別是曲射炮火位置、副防禦設置等確實了解,然後下決心,製定作戰部署,確定主攻方向。兩三個攻擊箭頭即可,最好選擇在側後攻擊、兵力使用,二梯隊必須緊隨一梯隊以免為敵炮火隔斷,以便及時投入作戰。組織火力、選定與構築炮兵陣地、構築衝鋒出發地屯兵處,同時進行沙盤作業及選擇相似地形進行演習,及進行各種通信聯絡,調整人員武器及準備各種彈藥物資。

在戰鬥中步炮協同的好壞,對勝負能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必須製訂周密的步炮協同計劃,及有統一的指揮與集中多種通信工具以保證順暢的聯絡。炮兵要根據對敵情、地形的了解,製定準確的射擊計劃,加強前沿觀察,陣地盡量前推,要提倡有效的射擊,視情況還可以先期破壞射擊。要節約彈藥,尤其蘇式炮彈進口很少,庫存亦將用完,特別要發揮迫擊炮以下火炮的作用,十二軍在這一方麵做的還好,各部必須將各階段各種火炮射擊消耗預算報本部審查批示。

大批的炮火集中使用,必須組織各種火器加強對空射擊,以求得使我火炮能較完全地進行作戰。同時可打下更多的敵機。

各軍都配屬有一定的坦克,各部可根據地形條件發揮坦克的機動攻擊能力,配合步兵衝鋒或迂回敵之側後,斷敵之逃路和堵擊敵步兵、以鍛煉我們年輕的坦克部隊。但因都無協同作戰經驗,必須很好協商計劃。要給坦克除去道路上的障礙和消滅敵反坦克火器,坦克部隊則應大膽、勇敢、機智作戰,隻有如此,新的兵種才可能鍛煉成熟。

攻擊成功後,必須充分預有擊退對方連續反撲與敵反複爭奪數天的準備,要知道這正是我誘敵脫離戰術,大量殺傷對方有生力量的良好機會,這樣才劃算得來,要提倡打陣地前的殲滅戰。因此事先必須準備充分的彈藥及預備隊,占領陣地後,迅速構築工事改造地形。

同時,炮兵在反擊成功後亦不宜撤出戰鬥,而應積極協同步兵擊退和消滅敵之連續反撲,事先應有計劃。如果一旦攻擊不成,一、二隊遭受過大傷亡,即不應戀戰,應迅速撤出戰鬥。

接下來,誌願軍開始小試牛刀了。

那是9月18日,夜幕剛剛降臨,一個個炮彈像流星雨一般劃過天空,飛向對方陣地。朝中軍隊開始對對方20個目標發起攻擊。

在這場戰鬥中,最為激動人心的是對74號陣地的爭奪,其中戰鬥最激烈的要數對720製高點的爭奪。

伍先華帶領的三班在衝到半山腰時,卻被半截坑道及地堡裏發出的火力阻擋住了前進的道路。

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伍先華喊道:“羅亞全,爆破地堡;周紹豐,跟我掩護。”

隻見羅亞全沒有半點猶豫,迅速抱起炸藥包朝對方地堡群方向飛速爬去。

但是,對方的射擊凶狠而又密集,羅亞全受了傷,隻能趴下暫時不動。

伍先華見此情況,拚命向對方開火,將對方的火力吸引了過來。

這時,羅亞全心想:“所有的戰士都在等著我,我不能就這樣倒下去!我一定要完成任務,摧毀火力,為戰士們掃清前進的障礙!”

羅亞全忍住劇痛,艱難地爬了起來,慢慢地向對方地堡靠近。

不久,誌願軍戰士聽到對方地堡裏發出兩聲巨響,羅亞全壯烈犧牲了,對方的地堡也被炸毀了。

之後,誌願軍戰士又成功炸毀對方的另外兩個地堡。

正當戰士們順利衝鋒時,對方半截坑道裏的機槍又擋住了他們前進的道路。

“周紹豐,掩護我上去!”伍先華抱著那捆20公斤的大炸藥包喊道。

伍先華一翻身,衝向對方的半截坑道。突然,對方的一顆子彈射中了他,伍先華一頭栽倒地上,一動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