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鎮 001 東海小漁民(1 / 2)

小村名叫漁陽,位於東海之濱。

村如其名,村裏的人們世代靠打漁為生。東海之濱四季溫暖,終年可以出海捕魚,所以漁陽村雖然村落不大,但也算富足。

時至金秋,正是東海鱈魚肥的時候。東海盛產的諸多魚類中,鱈魚市價最高。販賣鱈魚所得的金錢可以占到東海漁民一年收入一半。每到秋季盛產鱈魚的海域就成了沿海漁村必爭的地點,毆鬥時有發生。不但如此,這個時節也是生活在海上礁島的倭賊活躍最頻繁的時候。趕上倒黴,出海的漁船遇上成群的倭賊,縱然漁村的男兒再怎麼彪悍,也免不得要損失些。

年初鄰近的三河村派來了人,約好今年秋季兩家合夥組成一個護漁隊,這樣一來不但能多占得幾處鱈魚產量大的海域,也可以保護漁船不被倭賊劫掠。漁陽村的村長王大膽一尋思,也沒有什麼不好,就應了下來。

這不,剛到初秋村裏的成年男丁都駕船出海了,沒有個十天半月是不可能回來的,村裏隻剩下了一些婦孺老人。婦人們都忙著縫補漁網,沒有時間照看孩子,所以每到這個時節,村裏的小孩都會被集中在一起,由村子出錢請來一個教書先生,一來可以讓孩子們學幾個字兒,二來可以幫著看管著。

村口有一顆巨大的榕樹,枝葉散開足有數丈方圓。這裏就是漁陽村孩子的課堂了。樹下,有大小不一整齊排成幾排的木墩子,這便是孩子們的座位了。靠近樹幹處杵著一個碩大的石碾子,這本來是官府分配給漁陽村磨米用的。但是由於漁陽村靠捕魚為生,並不耕種,也沒那麼多東西可以拿來磨,所以一年到頭都是閑置的。石碾子放在村裏太占地方,索性搬到榕樹下當了先生的講台。

此時站在碾子上正在手舞足蹈的講授的灰袍老者,就是村裏請來的教書先生。老先生不是本地人,自稱來自長安,當然沒人會相信。但是這東海邊兒上識字之人本來就少,願意來漁村教書的就更少了,加上老先生所要薪酬甚少,又獨自帶著一個小孫子,生活也頗為不易。種種考量之下,村民也就接納了他,這一教便是十年。老先生嗜酒,所有人都叫他老酒頭、酒先生,時間長了他的大名反而被遺忘了。

老榕樹的枝幹上,幾個年歲稍大的小子騎在樹杈上,不時的撇嘴,似乎在表達對酒先生所講的東西非常不感興趣,但是一個個豎著的耳朵和他們的表情卻截然相反。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俱為混沌。不知過了多少年月,混沌中誕生一元靈,元靈曆經不知幾世修行,終得圓滿。元靈立與混沌之中,忽覺寂寞,於是撕碎混沌,輕者上升,為天,濁者下降,為九幽。元靈解體化為大地。大地有德,孕育萬物……。”

“人乃萬物之靈長,元靈有德,賜予修煉之法,修煉小成即可飛天遁地刀槍不入,修煉大成即可飛升天界不死不滅……”

孩子們聽的如癡如醉,一個個瞪大眼睛追問哪裏可以得到修煉之法。酒先生嘴角蕩起一個不可名狀的笑容,從容說道在長安的太學院裏就能得到修煉之法,而去太學的唯一途徑就是好好學習。孩子們聽後紛紛表示一定會認真學習識字,爭取有一日考得太學,習得修煉之法打敗倭賊幫助阿爸捕魚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