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澤東再認識的確切含義(1 / 1)

毛澤東再認識這個概念有著確切的含義和確定的範圍。筆者認為,毛澤東再認識的根本含義就是在以往對毛澤東及其思想正確認識的基礎上繼續深入。這裏有兩個層麵的問題:一個層麵是,在對毛澤東及其思想再認識的過程中,我們要發揮和發展對於毛澤東及其思想的正確觀點,澄清對毛澤東及其思想的某些糊塗觀點,糾正對毛澤東及其思想的某些錯誤觀點,排除對毛澤東及其思想的種種誤解和曲解;一個層麵是,在對毛澤東及其思想的再認識過程中,要使毛澤東的正確思想理論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密切結合起來,並用這些思想理論去研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形成新認識、新觀點和新思想,在新的實踐中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再認識這個命題是科學的。我們知道,馬克思、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立者。他們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從剖析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運動中,從批判舊世界中,提出了關於未來社會的設想。這個設想中所包括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已被社會主義實踐證實是正確的,我們必須堅持,而其中有些設想不一定符合後來發展的實際或者不符合某些國家的特殊實際,這就需要按照實踐標準予以補正,或者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各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具體化、民族化,形成具有本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這也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再認識。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化、民族化了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這個理論本身就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再認識的產物。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其傳播和發展的過程中,也有遭到曲解、扭曲、誤解等情況,這種情況不僅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存在,如“西方馬克思主義”各流派的形成和發展,而且在中國也存在,如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剛剛傳入中國時,就遇到了一些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歪曲和挑戰,新文化運動的右翼代表胡適、研究係首領之一張東蓀、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梁啟超、無政府主義者區聲白、黃淩霜等人都從不同的角度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曲解和攻擊;就中國共產黨內來說,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和30年代前期,曾經盛行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錯誤傾向,特別是以王明為代表的機會主義,他們照搬蘇聯和歐洲革命模式,以共產國際的欽差大臣自居,以馬克思主義和最革命的詞句為外衣,以勢壓人,指揮一切,使中國革命幾乎陷入絕境。毛澤東思想正是在同黨內外這些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認識的鬥爭中,在以中國革命的實際為基礎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不斷再認識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我們認為,維護毛澤東的曆史地位和堅持毛澤東正確的思想理論,是對毛澤東及其思想進行再認識的前提,也是再認識的基礎。一旦離開了這個前提和基礎,就不是對毛澤東及其思想的再認識,而是對毛澤東及其思想的否定了。而對毛澤東及其思想進行再認識的根本目的是發展毛澤東思想,即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總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實踐經驗,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曆史進程,使社會主義製度不斷完善和發展。因此,在對毛澤東及其思想的再認識中始終要反對兩種錯誤傾向:既要反對思想僵化、將毛澤東個人神聖化和將毛澤東的思想理論教條化,又要反對以毛澤東再認識為名全麵否定毛澤東及其思想理論進而否定共產黨、否定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對毛澤東及其思想的再認識,必須做到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

鄧小平同誌是對毛澤東及其思想進行再認識的光輝典範,當曆史賦予他對毛澤東及其思想進行再認識的重大使命時,他以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的公正姿態,從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和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出發,既打破了對毛澤東的神化和個人崇拜,打破了對毛澤東的言論和毛澤東思想的教條主義的束縛,又抵製了從反對把毛澤東思想教條化、反對毛澤東晚年錯誤,進而走向懷疑甚至否定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價值和指導地位的思潮,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基本思路,他反複指出:“決議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鄧小平對毛澤東及其思想進行不斷再認識的最大的理論成果,就是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導和光輝的理論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