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進中柬睦鄰友好關係
●周恩來說:“亞非國家就應該首先撇開不同的思想意識,不同的國家製度等問題,在亞非地區進行國際合作,求得集體和平。”
●周恩來說:“中國人民一直把柬埔寨人民當作弟兄一般地看待,把柬埔寨看為親密的鄰邦。”
●毛澤東對西哈努克說:“我是農民出身的共產主義者,但我為有你這樣的親王做朋友感到榮幸。”
● 推進中柬睦鄰友好關係周恩來積極推動中柬關係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第一次亞非會議在印度尼西亞風景優美的城市萬隆舉行。包括周恩來總理在內的29個亞非國家的政府首腦參加了這次會議。
4月23日上午,周恩來在政治委員會上再次發表精彩演說,這次演說被某些代表稱作“亞非會議上最重要的講話”。
在會上,周恩來說:
目前世界的形勢的確是緊張的,但是和平並沒有絕望,擁護和平的人一天天多起來。29個亞非國家在這裏開會,一致呼籲和平,就證明我們所代表的,超過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人民是要和平和團結的……證明和平願望是得到世界上多數國家和人民支持的,也證明戰爭是可以推遲甚至製止的。
既然要談和平和合作,亞非國家就應該首先撇開不同的思想意識,不同的國家製度等問題,在亞非地區進行國際合作,求得集體和平。中國不讚成在世界上造成對立的軍事集團,增加戰爭的危險。《北大西洋公約》、《馬尼拉公約》和其他類似條約,都是我們不讚成的。
他接著說:
這樣,我們首先應該確定一些原則,讓我們大家來遵守,不進行擴張,也不去顛覆別的國家。如果不確定一些共同的原則,我們如何能夠彼此約束?現在擁護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國家一天天多了起來,但是考慮到在座的有些代表說和平共處是共產黨的名詞,那麼我們可以換一個詞,而不要在這一點上發生誤會。在《聯合國憲章》的前言中有和平相處的名詞,這是我們應該能夠同意的。至於五項原則的寫法可以加以修改,數目也可以增減,因為我們所尋求的是把我們的共同願望肯定下來,以利於保障和平。
周恩來的這一番話,成為挽救會議的關鍵。
然後,周恩來提出中國代表團起草的議案。這個議案將連日來各國代表發言中能為大家所同意的共同點,歸納成七項原則:
(1)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2)互不采取侵略行為和威脅;
(3)互不幹涉和幹預內政;
(4)承認種族平等;
(5)承認一切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6)尊重一切國家的人民有自由選擇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政治、經濟製度的權利;
(7)互不損害。
這些原則是各國代表發言中所同意的共同點的總結,周恩來采納日本代表團的建議,將議案定名為《和平宣言》。
周恩來的發言吸引住了會場裏的每一個人,後來各國代表經過反複磋商,會議終於製定並通過了包括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全部內容的關於國與國之間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並且寫進《亞非會議聯合公報》中,成為《關於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的基本內容。
周恩來在大會發言中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求同存異的主張,表現出新中國外交的寬容大度和高尚的和解精神,受到與會者的廣泛推崇和普遍讚譽。
當時,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親王聚精會神地看著講壇上的周恩來,認真聆聽著翻譯轉述的周總理的每一句話。令西哈努克親王特別感動的是,周總理在發言中,專門發表了一個關於柬埔寨奉行中立政策的聲明。
周恩來高度評價柬埔寨在西哈努克親王領導下所進行的爭取完全獨立的鬥爭,並表示完全尊重柬埔寨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中國與柬埔寨的外交政策在某種程度上不謀而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可以使小國的主權得到保證,理所當然地得到包括柬埔寨在內的各亞非國家的讚同。
由此,西哈努克親王對周恩來更是欽佩。
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廣交朋友,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建交的還是沒有建交的、友好的還是不友好的,周恩來都想方設法地與之接觸,探討相互間所關心的重大問題,吐肺腑之言,消除隔閡和疑懼。
頻頻的會外接觸與交往,使周恩來結識了幾乎所有國家的代表團團長,並且收到了顯著效果。
一天,各國代表團都在會場外排隊等候入場。突然,周恩來問同行工作人員,站在咱們旁邊的那位代表是誰?
這位工作人員打聽到他就是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時,周恩來隨即過去與之攀談起來。他倆就是在這種場合下認識並交上朋友的。
周恩來和西哈努克的結識,被視為中柬友好關係的新開端。
萬隆會議期間,周恩來邀請西哈努克親王和柬埔寨代表團幾位主要成員出席專門為其舉行的招待會。周恩來溫文爾雅、平易近人的態度博得了西哈努克親王的好感,他立即答應了周恩來的邀請。
周恩來親自陪同西哈努克親王到宴會廳,宴會氣氛十分融洽,賓主談笑風生,柬埔寨客人都感到中國不分國家大小,平等相待,一視同仁的外交原則。
席間,西哈努克親王高度讚揚周恩來在大會上的講話,認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可以使像柬埔寨這樣的小國的主權得到保證,因此柬埔寨願意承認並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西哈努克親王還邀請周恩來和陳毅年內訪柬。周恩來欣然接受,並以毛澤東主席的名義,邀請西哈努克親王在兩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之前訪華。西哈努克親王也高興地接受了邀請。周恩來熱情接待西哈努克
1956年2月14日下午,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前來中國訪問的柬埔寨王國首相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和他所率領的柬埔寨王國國家代表團,乘專機到達北京。西哈努克親王在機場上向6000多名歡迎的群眾說,他堅定地希望柬中兩國友好和和平共處。
到機場歡迎的有,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副總理陳雲、陳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北京市市長彭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陳叔通,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葉劍英元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章伯鈞、鮑爾漢和外交部副部長張聞天,以及政府各部門負責人、社會各界人士、中外記者、機關幹部、工人、學生、各少數民族青年、佛教僧侶和其他宗教信徒。
到機場歡迎的還有波蘭、越南民主共和國、羅馬尼亞、蒙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匈牙利、芬蘭、捷克斯洛伐克、巴基斯坦、南斯拉夫、印度、德意誌民主共和國、挪威和阿富汗的大使,丹麥、瑞士的公使,荷蘭、英國的代辦,瑞典、緬甸、印度尼西亞、蘇聯的臨時代辦。
當天,北京西郊機場披上了盛裝。機場上懸掛著柬埔寨王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在兩旁插著綢製的紅旗。
在機場入口處的牌坊上懸掛著紅底金字的橫幅大標語,上麵寫著:
歡迎以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為首的柬埔寨王國國家代表團。
15時5分,西哈努克親王和代表團團員乘坐的飛機在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徐徐著陸。
西哈努克親王笑容滿麵地出現在機艙門口。微風把他黑色的披風輕輕吹起。他穿著緊身的民族禮服。群眾向他歡呼,西哈努克也微笑著向歡呼的人們招手致意。
周恩來走上前去,同西哈努克親王緊緊地握手。他向客人問候,並且熱情地說:“我們歡迎您!”
西哈努克親王說:“能夠再一次見到您,非常高興。感謝您的邀請。”
接著,貴賓們被介紹同中國政府和各方麵主要負責人見麵。西哈努克親王非常高興再次見到那些在亞非會議會晤過的中國朋友們。“在萬隆見過!”他們這樣地親切招呼。這時,樂隊奏柬中兩國國歌。
西哈努克由周恩來陪同檢閱排列在機場上的儀仗隊。然後,西哈努克親王和代表團團員接受了女學生的獻花。
在檢閱儀仗隊的分列式以後,西哈努克親王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
他說:
閣下,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應周恩來總理的盛情邀請,有機會來訪問你們偉大的國家——中國,訪問這個友好的國家的首都,感到極大的光榮,同時也十分幸運。作為柬埔寨國家代表團團長,我願借此向中國表示兄弟般的親切的情誼。
誠然,柬埔寨人來到你們國家作正式訪問還是第一次。可是,遠在安可王朝時代,中國人民和柬埔寨人民之間就有了聯係,這就是說,我們兩國人民之間的古老的關係已經有了大約1000年的曆史。但最近100年來,由於柬埔寨淪為另一個強國的保護國,它才默默無聞了。
……
盡管中國和柬埔寨的政治製度是不同的,但是中國政府和國家同柬埔寨政府和國家的政策和思想是同樣的。我們的對內政策的目標是:繁榮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們的外交政策的特點是:中立、對和平和各國的友好做出貢獻,尊重別國的主權、領土完整和獨立,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別國的事務和別國政府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