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危機感
剛提幹那會兒,隊裏分來一個大學生,臉上白白淨淨,戴付金絲眼鏡,言談舉止一派斯文,那感覺自然是新鮮又好奇。可惜搭檔不過半年,未能有更深的交往。再後來,便接二連三、比比皆是了。
一口一個“老前輩”,聽起來挺甜;讓幹什麼就幹什麼,用著也順;還有那三天兩頭的“請教”,就更讓人感覺舒服了。可舒服之餘想一想,竟又生出了幾分危機感來。
這些千軍萬馬闖過獨木橋,象牙塔裏喝過洋墨水,又過五關斬六將殺到你麵前的學生官,哪個又是省油的燈哦!
你說的,人家一聽就懂;你做的,人家一看就會;你教的,人家一想就通。何況,還有好多你從來沒聽過、沒見過、甚至想都沒想過的東西,人家其實都懂、都會、都知道哩!
有的是千呼萬喚始出來,有的是瞅準機會露一手,頓時就叫你目瞪口呆、自歎不如。
於是,也就不得不去想,該何以自處。
平心而論,真正比人家多的,就隻有失敗和教訓了。前者據說是成功之母,後者多半是經驗之源。趁這些隱諱的敗績、竊喜的心得還有點用,熱氣騰騰地主動端上來,也算是一份小小的見麵禮吧!
便開始寫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