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落實政策
●毛澤東說:“為了進行偉大的建設工作,在我們的麵前,擺著極為繁重的任務。”
●周恩來強調說:“這十種關係也就是十種矛盾,關係到政府工作的地方很多。”
●朱德說:“把這十大關係、十大矛盾解決了,就能夠動員一切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 落實政策毛澤東八大致開幕詞
1956年9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禮堂開幕。
出席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1021人,他們代表著1073萬黨員。
當天14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康生、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張聞天、彭德懷、林彪、鄧小平,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的代表們以及中國各民主黨派的領導人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登上主席台。這時,全體代表用暴風雨般的掌聲來歡迎他們。
接著,毛澤東致開幕詞。
他宣布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開幕。這時全場起立,熱烈鼓掌,樂隊奏起莊嚴的國際歌。
毛澤東接著說:
從我們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的11年間,在全中國和全世界,為了共產主義和人類解放事業而英勇奮鬥和辛勤工作,因而付出了自己生命的同誌和朋友,是很多的,我們應當永遠紀念他們。
我們這次大會的任務是:總結從七次大會以來的經驗,團結全黨,團結國內外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中國而奮鬥。
毛澤東重申了《論十大關係》中提出的觀點,毛澤東指出:
就國內的條件來說,我們勝利的獲得,是依靠了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並且廣泛地團結了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為了進行偉大的建設工作,在我們的麵前,擺著極為繁重的任務。雖然我們有1000多萬黨員,但是在全國人口中仍然隻占極少數。在我們的各個國家機關和各項社會事業中,大量的工作要依靠黨外的人員來作。如果我們不善於依靠人民群眾,不善於同黨外的人員合作,那就無法把工作做好。在我們繼續加強全黨的團結的時候,我們還必須繼續加強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團結,繼續鞏固和擴大我們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必須認真地糾正在任何工作環節上的任何一種妨害黨同人民團結的不良現象。
在國際範圍內,我們勝利的獲得,是依靠了以蘇聯為首的和平民主社會主義陣營的支持,以及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深厚同情。
現在,國際形勢的發展對於我國的建設事業是更加有利了。我國和各社會主義國家都需要和平,世界各國的人民也都需要和平。
毛澤東還在講話中說:
同誌們,我和大家都相信:已經得到解放的中國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又有偉大的盟國蘇聯和其他兄弟國家的援助,我們又有世界上一切兄弟黨的支持,又有世界上一切同情者的支持,我們並沒有孤立的感覺,這樣,我們就一定能夠一步一步地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國家。我們這次大會,對於我國的建設事業的前進,將要起很大的推動作用。
毛澤東的開幕詞不時為熱烈的掌聲所打斷。
毛澤東在結束他的開幕詞之前,向在座的50多個國家的共產黨、工人黨、勞動黨和人民革命黨的代表,和在座的國內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對他們的參加大會表示熱烈的歡迎。這時,全場一再起立,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毛澤東致詞結束後,全場起立,長時間的熱烈鼓掌。
接著,大會通過了中央委員會提出的大會主席團、大會秘書處、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名單,並且通過了大會的會議日程和會議規則。
各民主黨派領導人和無黨派民主人士代表應邀參加了大會,象征著全國人民的大團結,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空前鞏固。
毛澤東的開幕詞,總共不到3000字,鼓掌達32次之多。整個會場,充滿了熱烈、激動的氣氛。人們普遍感受到,中國曆史上一個新的和平建設時期已經到來。
為了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中共中央在毛澤東的主持下,作了長時間的充分而周密的準備工作。
《論十大關係》便是毛澤東的為八大召開做出的精心準備,並成為了八大的指導思想。
毛澤東《論十大關係》的講話,初步總結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提出了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是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建設問題的代表作。鄧小平落實十大關係
1956年2月14日起,毛澤東用近一個半月的時間分別聽取了中央許多經濟部門的彙報。當時,鄧小平正出訪蘇聯。3月初回國後,鄧小平隨即參加了毛澤東召集的各經濟部門負責人的彙報會。
關於正確處理十大關係的思想,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經過中央政治局幾次討論,由毛澤東集中概括起來的。
毛澤東關於十大關係的報告,初步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提出了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當時在黨內高級幹部中進行過傳達。
正確處理十大關係,作為八大的指導方針,多方麵地體現在大會的政治報告和其他文件中。
鄧小平是八大文件起草委員會的重要成員。
1956年8月22日,在黨的七屆七中全會第一次會議上,鄧小平就八大的文件作說明時強調,八大議題和安排發言,應該突出討論國家經濟建設的主題。
當時,鄧小平舉例說,像工業方麵,除了一些比較係統性的發言外,還要組織那麼20多篇稿子,這樣才表現出會議是在討論建設這個重點。、
毛澤東當即對鄧小平說:“小平同誌說得對,這一次重點是建設。”
在黨的八屆一中全會上,鄧小平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此後,他又在一些場合,結合我國建設過程中的一些實際情況,對正確處理十大關係作過進一步的闡述。
1957年4月,鄧小平視察陝西。他在西安幹部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今後的任務是要搞建設。他還詳細地闡述了“骨頭”和“肉”的關係。
原來,當時的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張德生在聽到毛澤東《論十大關係》講話的傳達後,通過對陝西國有工業企業的建設情況的調查研究,總結陝西幾年建設的經驗教訓,把毛澤東《論十大關係》中提到的重工業和輕工業形象地比喻為“骨頭”和“肉”,認為陝西這幾年建設的布局是“骨頭”多,“肉”少。他提出,不能光有“骨頭”,沒有“肉”。他的這一提法,曾得到毛澤東的讚賞。
鄧小平通過這次在陝西視察期間的所見所聞,不但對張德生的這個見解作了進一步的肯定,而且對如何處理好“骨頭”和“肉”的關係提出了自己的新看法。
鄧小平說:
過去我們在城市規劃中對“肉”重視不夠,應該辦商店、理發館等服務性行業,沒有注意辦,這是事實。現在這個問題必須解決,不解決不妥當,這是一個製度問題。但應當著重指出,過去在這方麵花的錢不少,就是用得不適當。在中央來說,是對於“肉”的問題注意得不夠。在地方來說,對於錢用得不適當的問題也應該引起注意。
這篇講話的原則精神,對陝西省的實際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在後來的1965年12月15日,在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執行的時候,為了教育全黨,劉少奇寫信給毛澤東,建議將《論十大關係》這個講話印發出去。
劉少奇在信中說:
此件我又看了一遍,覺得對於一些基本問題說得很好,對現在的工作仍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建議將此件作為內部文件發給縣、團級以上各級黨委學習。昨日見主席時,主席已同意這樣。望主席再看一遍,並批交小平、彭真同誌辦理。
毛澤東看了整理稿後批複:
此件看了,不大滿意,發下去征求意見,以為將來修改之助。此意請寫入中央批語中。
同時,毛澤東還批道:
送交小平、彭真同誌照少奇同誌意見辦理。
當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在印發毛澤東《論十大關係》的批語中說:
毛澤東同誌在1956年4月作的《論十大關係》,是一篇極為重要的文件,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基本問題作了很好的論述,對現在和今後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為此,特印發縣團級以上黨委學習。這個文件是當時講話的一篇記錄稿,毛澤東同誌最近看了後,覺得還不大滿意,同意下發征求意見。請各級黨委對文件的內容提出意見,彙總報告中央,以為將來修改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