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克拉科夫,震撼的不隻是眼睛(1 / 3)

克拉科夫 震撼的不隻是眼睛

旅遊

作者:楚鵬

克拉科夫(Krakow)是波蘭舊都,被譽為波蘭最美麗的城市。如果在地圖上用一個最小的圓把整個歐洲圈起來,克拉科夫正巧是圓心。雖然在波蘭地圖上這裏已接近東南部邊境,卻是波蘭民族的發祥地,這個國度的心髒。

從中東歐最古老而富有的老城,到曾經歐洲最大的鹽礦,從猶太區卡其米日,到二戰最著名的集中營,世界遺產名錄上的波蘭部分,克拉科夫要占到一半。在波蘭,即便是首都華沙人,也必須承認那句關於波蘭的老話——你可以不去華沙,但不能不去克拉科夫。

老城,穿越前世今生

對波蘭人來說,位於克拉科夫的瓦維爾山是相當神聖的場所。16世紀被認為是克拉科夫的黃金時代,是最後的亞蓋沃王朝的統治時期。王朝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王朝之一,始建於9世紀的瓦維爾城堡也就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王朝的王宮。這個王朝掌握著波蘭、捷克和匈牙利三個王國的王權,瓦維爾城堡也成為舉行各種隆重慶典的場所。城堡在文藝複興時期不斷擴張,內廷還收藏了達·芬奇等人的秘作。城堡旁的大教堂是波蘭最重要的天主教堂,即便在500年前遷都華沙之後,曆代國王還是要在此加冕,死後也必須歸葬於此。和帝王們並肩長眠的大人物,還有教皇若望·保祿二世等人和前總統卡欽斯基等新亡者。我來的時候,教堂正在舉行一場隆重的教區主教加冕儀式,也使得教堂暫停對外開放,有些遺憾。

從瓦維爾山上向北望去,波蘭惟一未毀於二戰戰火的老城克拉科夫進入視野。在14至16世紀全盛時期,克拉科夫曾與布拉格和維也納鼎足而立,並稱中歐三大文化中心。在老城,沒有什麼比租一輛馬車來領略凝聚於此的幾個世紀的文化、藝術、風情更為愜意的了。在這座曆史風情無處不在的老城,從馬車夫的服裝到坐騎的披掛,乃至轎身裝飾皆為一派中世紀古風,第一時間帶著你從21世紀完成一場幾百年的穿越。

歐洲最大(4萬平米)的中世紀廣場是克拉科夫的地理中心。1257年至今,教堂、修道院、鍾樓、方塔和貴族府邸,始終格局未改。廣場四方是迷人的小巷,到處是畫廊、咖啡館和餐館,街頭藝人總在不經意間就站在街角擺出各種造型。這裏每天都是人潮湧動,小販、遊客、當地人充盈在廣場的各個角落,喝酒、聊天、漫步,好不熱鬧。廣場的中央為一座文藝複興風格的建築紡織會館,據稱是16世紀大半個歐洲的購物天堂,擁有著將近700年曆史,如今已變身成為販賣旅遊紀念品的小工藝品市場,而彙聚了波蘭眾多國寶的國立博物館,居然就隱身在這人潮湧動的市場上方。廣場東麵高聳入雲的聖瑪麗教堂是精華中的精華,其鍾樓每逢整點會有喇叭報時。和別處不同的是,這裏的喇叭聲每每急速中斷,為的是紀念幾百年前發現外敵入侵、卻不幸以身殉職的號手。據說這是除了科隆大教堂以外中北歐地區最宏偉的教堂,堪稱波蘭哥特建築的典範。一高一矮兩座的尖頂(分別為81米和69米)是它獨特的標誌,講述著兄弟倆因建塔樓進度不同而妒殺其中之一的傳說。走進教堂裏,穹頂上的“漫天星辰”十分迷人,海藍色的圖案典雅美麗,內部裝飾糅合了哥特、文藝複興和巴洛克式三家之長,彙聚了整個國家最高精的工匠打造而成的橡木祭壇使這裏聞名於世。

“女人可以沒有黃金,但絕對不能少了琥珀”,這句波蘭老話道出琥珀在波蘭人心中的重要位置。老城也是淘正宗琥珀的不二去處。在廣場“掃街”是很有快感的事情,這裏有很多特色小店,掛著琳琅滿目的琥珀串、琥珀手鏈。東西精致,品質放心,而且每一家店都是小小的。琥珀的顏色越深說明年代越久遠。如果有緣找到藏有昆蟲、花草的,記得盡早下手,隻是價格也要貴些。閑逛中我發現多數前來選購琥珀的組合都是青年男女。采擷一捧來自波羅的海的萬年傳奇,銘刻一世獨一無二的兩情相悅,化瞬間為永恒的瑰麗琥珀,確是再好不過的愛情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