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夢和斯坦福夢
邢延華很小就開始接觸乒乓球了,那時候父母經常在車庫裏打球,因為怕不小心碰到她,總說:“走開,我們在比賽呢。”邢延華7歲開始學打乒乓球,到了9歲的時候,父母就已經打不過她了。邢延華說自己平時練球也很刻苦,隻是覺得自己特別不協調,不夠靈活,自嘲說自己跑步的時候像隻鴨子。
這麼多年來,邢延華的打法風格、訓練計劃都是爸爸製定的。邢爸爸雖然不是專業隊員出身,但特別愛打球,還喜歡琢磨。“他也最了解我的性格,比如很多教練讓我搓,但我的性格不適合那種打法,爸爸就讓我先挑起來再打。”2010年準備青奧會時,邢爸爸甚至停了一年工作,專門來幫她。除了爸爸,其他幾位教練都是從中國來的20多歲的男孩子,所以邢延華的球技也有點“吃百家飯”成長起來的感覺。另外,在美國也不像中國隊這樣有專業的體能訓練,邢延華每周去一次類似健身中心的俱樂部,爸爸和一位除了教乒乓球還幫助別人減肥的教練,就是她的體能教練。也許是因為缺少力量訓練,邢延華覺得自己有時候會發不上力。說到這裏,邢延華抱怨道,自己在美國隊已經是最胖的一個了,隊友們一個比一個瘦。
從前每個暑假,邢延華都會到中國訓練,但這兩三年,由於臨近高考,暑假她要修課,有時還要準備每年7月的美國公開賽,便沒有時間來了。今年,邢延華在美國讀高四(12年級),本來美國孩子可以有兩次考大學的機會,因為準備和參加奧運會,她錯過了一次考試,隻能考今年這一次了。她的目標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專業。
在中國,乒乓球打得好是可以當飯吃的,但在美國,除非當教練,不然無法靠乒乓球生活。邢延華平時的訓練都是父母出錢,讚助商也會出一點。一般的比賽如果想參加,也都要自費前去,除非是代表美國隊參賽的,例如奧運會這種大賽,才由國家出錢。即便如此,2016裏約熱內盧奧運會,一直是邢延華的目標與動力。“我也想以後能像福原愛那樣,我很愛打乒乓球,如果可能的話,還是想一直打下去。”說完,她調皮地笑了笑,補充道,“光學習有一點點無聊。”
因為選擇了乒乓球,邢延華的生活和其他美國小孩比起來顯得忙碌了些,又要做功課,又要打乒乓球,有時候幾個當演員的朋友請她去看演出,她都因為比賽而看不成。“有時候也覺得挺對不起她們的。”
喜歡比爾叔叔,還有丁寧
在今年的伯克希爾·哈薩韋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邢延華與股神巴菲特的一場“激戰”吸引了各大媒體;除了巴菲特,比爾·蓋茨也是她的“球友”。邢延華說,她第一次和巴菲特、比爾·蓋茨打球時才9歲,那時候她還不知道他們是誰。
很多人都想問,跟這種大人物打球是什麼感覺,邢延華說“他們很平易近人”。從她的描述中,就好像在和鄰家叔叔一起玩一樣。從小大家就叫她“小老虎”,因為她8、9歲的時候跟20多歲的男對手打,就不怕他們,也可以輕鬆贏他們。也許正因為天生的“不怯場”和如此不凡的球場對手,讓她可以從容麵對奧運會、世界杯這類國際大賽。
邢延華說,她曾經最喜歡的中國隊員是張怡寧,現在最喜歡的是丁寧,理由是喜歡丁寧陽光燦爛的笑容。
其實也算不上是她與丁寧的故事,隻能說是一次邂逅。還要說回倫敦奧運會,一次丁寧想要試球板,就問周圍的人誰可以幫她試一下。當時就在場邊的邢延華特別激動,高舉著胳膊衝了過去,說“我幫你試!”。這是她唯一一次跟丁寧打球,練完後,她們倆在場邊又聊了半個小時。“我們聊美國跟中國的區別,我說我們都是業餘時間在練乒乓球,而她總是一直在打,很少休息。我說我們的很多比賽,也都是業餘選手參加的,她跟我說她在北京打超級聯賽的事……”此時,邢延華就像一個普通的球迷一樣,在她眼裏,中國隊的隊員們都很厲害,都是她的偶像,而且她覺得丁寧人真的特別好。
這次黃石乒乓節的開幕式,邢延華沒去現場看,因為第二天上午有比賽。在房間裏看電視直播,當中國的世界冠軍們在舞台上唱歌的時候,她還特意用手機錄了下來。能和手機裏的這些人打比賽,是她現在最期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