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特等功臣張桃芳
●第一次上狙擊台,張桃芳一見到敵人就“突突突”一個連射,一梭子子彈打空了。班長問打著沒有,張桃芳臉紅了。
●皮定鈞找來參謀,遞給他一雙皮靴說:“你去八連看看,如果真是個神槍手,就把這皮靴獎給他,如果不是就拿回來。”
●張桃芳抓住美軍機槍射擊的間隙,突然起身、出槍、舉槍、瞄準,隨即果斷扣動扳機,在令人難以置信的時間內一氣嗬成。
● 特等功臣張桃芳揚名靶場
1953年,朝鮮,誌願軍二十四軍靶場。
“啪!啪!啪……”幾聲清脆的槍響過後,報靶員揮舞小旗報告成績:“10環,10環,10環……”
觀看射擊的部隊沸騰了,歡呼聲、掌聲如雷響動。對一名訓練有素的射手來說,在100米處打10環並不稀奇。然而,這些身經百戰的誌願軍官兵此時卻異常興奮。
這到底是一場怎樣的射擊表演呢?
射擊陣地上,一名年輕的射手麵對戰友們的歡呼,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摘下帽子撓撓後腦勺,臉上滿是微笑。此時,他的手中平端著一枝蘇製莫辛-納甘步槍,那幾個10環是端著槍打的,根本沒有瞄準。
他就是張桃芳。
張桃芳是江蘇興化人,童年正趕上日軍侵華。那時,附近的日軍隔三差五就要來村裏殺人放火,但勇敢樸實的農民並沒有被嚇倒。鬼子每次要來村裏禍害時,他們就殺雞,將雞血潑在鬼子的必經之路上。那些平日裏看似凶神惡煞的鬼子見到雞血便頓時沒了氣焰,作惡取樂的興致大減。
張桃芳從中悟出一個道理:看起來凶殘的敵人其實非常膽怯。抗日戰爭勝利後,張桃芳當上了兒童團團長,手下有五六百個兒童團員。
1947年還鄉團反攻,將抓住的兒童團副團長毒打致死,又四處通緝張桃芳。當時,張桃芳就在旁邊的田裏悠然自得地給人放牛。16歲的張桃芳心裏充滿了對敵人的不屑:“就憑你們還想抓住我?”
1952年,張桃芳是剛上前線3個多月的新戰士。在上甘嶺陣地,他憑吊了英雄黃繼光犧牲的地方。一腔愛祖國、愛人民、學英雄、做英雄的激情在他的胸中湧動:“我一定向黃繼光學習,爭做殺敵百名的狙擊手!”首次狙擊
第一次狙擊,張桃芳一見到敵人就“突突突”一個連射,一梭子子彈打空了。班長問打著沒有,張桃芳臉紅了。
班長拍著他的肩,安慰說:“難怪你打不到敵人,是你還沒有掌握打‘活靶’的規律。”班長又耐心地教他上山的敵人該怎樣打,下山的敵人該怎樣打,走得快的該怎樣打,走的慢的該怎樣打。
班長的話使張桃芳恍然大悟。
第二次狙擊開始了,張桃芳端起槍向山下走去的3個敵人中的頭一名射擊,“叭”的一聲,頭一名敵人沒打倒,卻擊中了第二名敵人。
這是怎麼回事呢?張桃芳蹲在坑道裏怎麼也想不通。
班長又耐心地告訴他:“敵人是向山下逃,你瞄準第一個敵人的腦袋卻打著了第二個,對下山的敵人要用這種打法。”張桃芳認真聽、仔細體會。
有一天,狙擊下來,他撂倒了4個敵人。張桃芳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
可是殺敵心切的張桃芳不甘心一天擊斃4個敵人的記錄,在陣地上,他和戰友們專心觀察敵人活動的道路,休息和出沒的地方,隻要聽到報告,槍聲響處敵人就要喪命。
一次,張桃芳把槍放在封鎖口上,忽聽觀察員喊了一聲“注意,2號發現活靶。”張桃芳舉槍便射擊,“叭”的一聲,這個敵人立即倒下,接著便滾下山去。原來這是個挑油桶的敵人,中彈倒下時,油桶也隨著滾下,屍體上濺滿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