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殘軍的可恥下場

●解放軍戰士們得到了叢林作戰的實戰鍛煉,順利完成了中央軍委交與的戰鬥任務。

●蔣介石問:“你們運往老緬邊境的物資,是否將所有的標誌都除掉了?”

●國民黨殘軍頻頻派遣特務在雲南邊境進行“突擊破壞”,受到了我邊防部隊和人民武裝的嚴厲打擊。

● 殘軍的可恥下場柳元麟帶領殘軍逃亡老撾

柳元麟心急如焚地趕到前線指揮部,一開口就向段希文發問:“段軍長,我們至少還要幾天才能幹掉緬軍?”

段希文說:“最少還要5天。”

柳元麟著急地說:“5天太遲了!能不能3天?”

段希文無奈地說:“不行,單是鑿開石壩,再安上炸藥,5天已經是最快的了。炸藥的量不夠,是炸不開石壩的。”

是不是要放棄炸開草海子,衝走緬軍的計劃而撤軍避開解放軍的鋒芒呢?這些國民黨殘軍將領為難極了。

柳元麟一咬牙,說:“段軍長,你能不能在3天裏炸開石壩?就3天……我將總部警衛師交由你指揮。”

段希文卻說:“總指揮,想消滅緬軍,最好是你替我抵擋共軍,再爭取兩天的時間。”

柳元麟一愣,一時啞口無言。

一會兒,他又問錢運周:“共軍最多要幾天能開到預警線?”“預警線”指的是國民黨殘軍可以安然撤到老撾的最近距離。

錢運周用手指在軍用地圖指點著說,離這兒最近的兩支解放軍部隊分別從孟由和羅雲方向開來,由孟由穿越森林開到貓兒河穀最少要5天,而另一路最多需一天。要是解放軍想直接向江拉總部進攻,那更是需要七天的時間。

此外,還有第二軍在阻擊解放軍,所以,解放軍到達預警線會更遲一些。

“好!”柳元麟精神一振,對段希文和第三軍軍長文煥這樣說道:“兩位軍長,你們都聽到了吧。你們和共軍交手的次數也不少了。我已經給第二軍下了軍令,令他們無論如何,都要堅守孟由和羅雲48小時,違令者將以軍法處置。”

大家都不說話。

一位參謀送來一份電報,柳元麟看完後更加亢奮,大聲讀起電文來:“國防部電令,我軍務要團結戰鬥,全殲敵人主力,不得有誤……本人現以總指揮身份下令,第三、五兩軍,務必炸開草海子,一星期內殲滅緬軍,之後再轉移部隊。第一軍和二軍在北線阻止共軍的進攻,以保證貓兒河穀戰役的勝利。”

可是,在孟由和羅雲的第二軍部隊隻抵擋了七八個小時就撤退了。國民黨軍一心隻想著要逃跑,他們熟悉地形地勢,很快就逃脫了。

有了明確的作戰目標,解放軍迅速地向國民黨軍的總部江拉挺進。

柳元麟獲悉解放軍是經無人區進軍時,馬上萬念俱灰了。無人區到這一帶的距離最近,解放軍從這條距離最近的路線進攻,就能大大縮短奔襲的時間。

柳元麟不得不改變自己的計劃,向錢運周發令:“將江拉的一切渡船和木筏都征集起來,令第一、二、四軍靠攏總部,明天開始渡河,撤往老撾。”

他又對錢運周說:“你曾經說過,解放軍要一星期的時間才能到江口。但是,一般情況下才會這樣。現在緬軍的處境非常危急,解放軍要救援他們,因此,解放軍行軍的時間不會再是一星期,而是一星期的一半——三天半!”

錢運周問:“總指揮,是總部先撤走嗎?”

柳元麟說:“命後勤輜重先撤,接著是第一軍、第二軍、第四軍,總部在最後。”

柳元麟並沒有提第三和第五軍,錢運周謹慎地問:“總指揮,貓兒河穀的官兵……是不是該……”

柳元麟冷冷一笑,說:“你再用總部的名義給段希文和李文煥兩軍下令,說我軍已經阻止了解放軍的攻勢,目前正在孟由交戰,命令他們兩軍一定要把緬軍消滅,不得違令。”

錢運周大吃一驚,他表麵上聽從柳元麟的吩咐,暗中卻派人秘密通告段希文和李文煥,告訴他們總部撤退的時間。

國民黨殘軍大撤退開始了。江拉的戒備十分森嚴,值勤巡邏的憲兵比比皆是。撤退下來的部隊一支支地集中在渡口,江拉的民工日夜不停地將官兵們和物資運往湄公河彼岸。

這次大撤退,國民黨殘軍渡過了湄公河,離開了緬甸的國土,登上了彼岸的老撾琅南塔省西北部邊境山區。

第四天,我解放軍首批身著迷彩作戰服的突擊隊趕到了江拉山頭上,另一支突擊隊經過幾晝夜的奔襲抵達江臘機場時,卻已經看不見一個敵人了。

貓兒河穀中,與緬軍激戰的段希文第三軍和李文煥第五軍也沒有堅持到最後,他們得悉了錢運周的情報後,第三軍和第五軍匆匆地撤離了戰場。

他們撤軍前引爆了炸藥,但由於炸藥填裝得不足,僅將“草海子”炸開一道口子。一部分湖水衝瀉而出,一些緬軍官兵逃得遲的,被湖水衝走了。貓兒河穀也暫時成了一條湍急的水道。

國民黨殘軍第三軍和第五軍撤得太匆促了,連回首看一下那些被湖水吞噬的緬軍官兵也顧不上。他們取道泰緬邊境,進入老撾境內,和總部會合到一起。

我解放軍突擊隊很快就進入了貓兒河穀。由於國民黨殘軍已經撤走,突擊隊戰士們打擊敵人的任務就變成了救援洪水中的緬軍官兵了。於是,解放軍官兵一個個爭先恐後地躍入到河水中。

這場戰役就這樣結束了。

緬甸政府對外宣布:“湄公河之春”戰役戰果輝煌。緬軍收複了被國民黨殘軍占據的地區,捍衛了國家的主權,已經將敵人驅逐出境,消滅了一大禍害。

經過兩次在緬甸境內的作戰,中國人民解放軍剿清了作戰區域內的國民黨殘軍,協助緬方收複了已經被國民黨殘軍占據10多年的3萬多平方公裏、人口約30萬的地區,這使中緬聯合勘定國界線的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同時促進了中緬兩國友好關係的發展,擴大了我方的政治影響。

解放軍戰士們得到了叢林作戰的實戰鍛煉,順利完成了中央軍委交與的戰鬥任務。國民黨殘軍撤往台灣

撤退到老撾的國民黨殘軍,再次引起東南亞各國的強烈抗議。

由於江臘機場已被解放軍占領,台灣當局秘密與老撾政府協商,借得邊境孟信、南他、回寨一線暫居,並加緊空投補給。由於怕空投物資被人發現引起爭議,要求在台灣裝機前把一切顯示“中華民國”的標誌都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