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掀起改造運動1
●周恩來說:“知識分子的改造也要經過鍛煉,經過學習,經過實踐。知識分子到工廠去。到農村去,就是要學習工人階級、勞動人民的思想和立場。”
●周恩來明確地說:“中國有幾個顧頡剛?他要500萬就給500萬元嘛,但一定要請他到北京來。”
●顧頡剛感慨地說:“我從周總理的身上,看到了團結大多數人一道工作的真正共產黨人的光輝形象。”
● 掀起改造運動
共和國故事·精神洗禮
周恩來作知識分子改造報告
1951年9月29日下午,周恩來在中南海懷仁堂,向京津地區20所高校3000多名教師,作題為《關於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的報告。
在報告中,周恩來說:
大家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改造自己。我想,凡是要求學習的人,都應該有這樣一個起碼的認識。當然,改造需要時間,一下子要求很高、很快,這是急躁的,不合乎實際的。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關於立場問題,周恩來說:
我國的知識分子,大部分是從地主階級或資產階級家庭出身的,不能要求他們一下子就能站到工人階級立場上來。
我們今天要求大家有一個共同的立場,這就是為絕大多數人民的最高利益著想的人民立場。由人民的立場再進一步站到工人階級的立場。
關於態度問題,周恩來說:
關於態度問題,我們曆來主張靠自己的覺悟。首先要分清敵我友,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
在學習中,對某一個問題持懷疑的態度是可以的,因為真理並不是一下子就能被人們接受的。真理愈辯愈明,我們不怕懷疑。觀察一下也是可以的。
在為誰服務的問題上,周恩來說:
知識分子就是要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也就是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民族,為我們美好的將來,為全人類光明的前途服務……就是要為中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服務,也就是說要照顧到最大多數人民的最大利益。
這次報告長達5個多小時,周恩來從知識分子的立場、態度、為誰服務、思想、知識、民主,到如何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共講了7個方麵的問題。
這份報告是周恩來在日理萬機的工作中,經過深思熟慮,認真準備的。周恩來講話坦誠、實在,情真意切,充滿了對知識分子的關懷和信任。內容豐富生動,旁征博引,曆史與現實並陳,動人心弦。道理講得通俗易懂,精辟透徹。
周恩來的報告在高校教師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對高校教師政治學習運動轉變為思想改造學習運動,起到了導向作用。
北大校長馬寅初後來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