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娘道:“郎君勿憂,眾姊妹合贈,必有所濟。”及取鑰開箱。公子在傍自覺慚愧,也不敢窺覷箱中虛實。隻見十娘在箱裏取出一個紅絹袋來,擲於桌上道:“郎君可開看之。”公子提在手中,覺得沉重,啟而觀之,皆是白銀,計數整五十兩。十娘仍將箱子下鎖,亦不言箱中更有何物。但對公子道:“承眾姊妹高情,不惟途路不乏,即他日浮寓吳越間,亦可稍佐吾夫妻山水之費矣。”
箱中到底有多少物事,至此仍是個謎。李甲是慚愧不敢看,讀者則已知其不平凡,懸念至此而重。到了故事的尾聲,李甲負心,為了千金轉賣十娘,這時十娘才把箱子打開。
十娘叫公子抽第一層來看,隻見翠羽明璫,瑤簪寶珥,充牣於中,約值數百金。十娘遽投之江中。李甲與孫富及兩船之人,無不驚詫。又命公子再抽一箱,乃玉簫金管;又抽一箱,盡古玉紫金玩器,約值數千金。十娘盡投之於大江中。岸上之人,觀者如堵。齊聲道:“可惜,可惜!”正不知什麼緣故。最後又抽一箱,箱中複有一匣。開匣視之,夜明之珠約有盈把。其他祖母綠、貓兒眼,諸般異寶,目所未睹,莫能定其價之多少。眾人齊聲喝彩,喧聲如雷。十娘又欲投之於江。李甲不覺大悔,抱持十娘慟哭,那孫富也來勸解。
箱中的財物值得萬金,但李甲為了區區千金便把十娘出賣。百寶箱的懸宕效果至此而極。
金錢態度
小說中十娘對財物的態度十分審慎,先是在李甲無法籌得為她贖身的三百兩時,對李甲說:“妾所臥絮褥內藏有碎銀一百五十兩,此妾私蓄,郎君可持去。三百金,妾任其半,郎君亦謀其半,庶易為力。限隻四日,萬勿遲誤!”一百五十兩對十娘來說並非大數目,但十娘也是以碎銀的方式交給他,而且是在李甲用了六天時間向親友借貸不果後才交給李甲的。第二次是在贖身後,李甲正為路費發愁,十娘於是說:“妾昨日於姊妹中借得白銀二十兩,郎君可收下為行資也。”到第三次,就是在百寶箱中取出的五十兩。十娘本來計劃第四次拿出財物會是驚天動地的一刻,也是她蓄積財物的最終目的:
“妾風塵數年,私有所積,本為終身之計。自遇郎君,山盟海誓,白首不渝。前出都之際,假托眾姊妹相贈,箱中韞藏百寶,不下萬金。將潤色郎君之裝,歸見父母,或憐妾有心,收佐中饋,得終委托,生死無憾。”
十娘是想將箱中的百寶萬金交給李甲,然後二人去見李甲的父母,使他們相信十娘一片真心,允許李甲和她結合。但無奈李甲用情不堅,中道見棄,辜負了十娘的真情厚意。所以,十娘憤而說:
“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命之不辰,風塵困瘁,甫得脫離,又遭棄捐。今眾人各有耳目,共作證明,妾不負郎君,郎君自負妾耳!”
金錢本是十娘所看重的,她用了半生心力積累,幾次出資都小心翼翼,但金錢買不到做人的尊嚴,最後十娘還是要選擇自沉江中,靠江水洗清俗世汙濁。
為什麼杜十娘要積攢百寶箱?
杜十娘自己有銀兩,為什麼不早告訴李甲,而讓他為難?
杜十娘為什麼不選擇走別的路,非要選擇自殺不可?
如果你是杜十娘,在看清了李甲的真麵目後會怎樣做?
3.清代文言小說的夢幻愛情
中國的愛情故事有部分說的是人神相愛,或人與異物的戀情。《搜神記》中已有《董永》記董永與天上織女相愛成婚的故事。唐傳奇中的《柳毅傳》寫柳毅與龍女的結合,同樣感人。情愛與夢幻神怪往往交織在小說中。
清代蒲鬆齡的《聊齋誌異》,寫了不少花妖狐魅的故事,上承誌怪小說與唐傳奇,“用傳奇法,而以誌怪”(魯迅語),成為文言小說的又一高峰。《聊齋誌異》中有不少愛情故事,《小翠》中的狐仙小翠、《香玉》中的花仙香玉、《聶小倩》中的女鬼聶小倩以及其他許多花妖狐魅都美麗多情,可親可愛。無怪魯迅在評論《聊齋誌異》時說:“獨於詳盡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而又偶見鶻突,知複非人。”可謂一語中的。狐女與書生的愛情故事,早在唐傳奇《任氏傳》中已見其端。花妖狐魅美貌多情,書生亦多癡心一往。書生家不在富,舉業也不見得順利,但一往情深便足以使唐人筆下的張生李生愧然無色。《連城》中為了狐女嫣然一笑,便死而無憾的喬生,《阿寶》中不惜化身為禽,親近愛人的子楚,都使人感動。王士禎便對《連城》中喬生死死生生的故事說出“雅是情種。不意《牡丹亭》後,複有此人”。
以下就來看看《阿寶》這個充滿癡情與夢幻的故事。
情愛與夢幻
離魂是古典小說戲曲中常見的情節,早在六朝《搜神記》中《龐阿》寫石氏女因慕美男子龐阿而魂遊,其後唐傳奇中陳玄祐的《離魂記》,元代鄭光祖改為《倩女離魂》,明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大姊遊魂完宿願小姨病起續前緣》等都是寫女子離魂的愛情故事。湯顯祖據擬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記》寫的《牡丹亭》更是家喻戶曉的愛情經典。在眾多離魂的故事中,《聊齋誌異·阿寶》可說是頗為別致,因為它寫的是癡情男子魂遊的故事。
《阿寶》故事講述廣東一位名叫孫子楚的名士,為人憨厚,手有六指。別人慫恿他向富商的女兒阿寶提親。阿寶開玩笑說如果把多出的六指砍斷便可以考慮,他果然照做。清明節時,孫子楚在路上遇見阿寶,深深地愛上她,魂魄便呆呆地靠在她的衣帶上回了阿寶的家,並在阿寶的夢中不顧一切地向她求婚。孫家通過喊魂才把他叫醒,阿寶因之很受感動。到了浴佛節時,子楚再一次遇見阿寶,相思更重。他化作一隻鸚鵡朝夕守在阿寶的身邊,終於讓阿寶下決心嫁他為妻。可惜好景不長,三年之後,子楚病死。阿寶哭得死去活來,連眼睛都看不見東西,不吃不喝,絕食三天,又要上吊。這一切終於感動了閻王,讓子楚複生。子楚活轉過後,不久,高中了進士。
故事最後,蒲鬆齡通過異史氏之名說出:
性癡則其誌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且如粉花蕩產,盧雉傾家,顧癡人事哉!以是知慧黠而過,乃是真癡;彼孫子何癡乎!
意思是生性癡迷,就用心專一。所以癡迷書本的文章工巧,癡迷工藝的技術精良。世上失意潦倒,一無所成的人,都是自以為不癡的。又如嫖娼蕩產,賭博傾家,難道都是癡人辦的事麼?由此可以知道,聰明過火才是真癡。清代張潮《幽夢影》中也提到“情必近於癡而真”。正是孫子楚的癡情,感動了阿寶,也感動了後世無數有情人。馮鎮巒評點《聊齋》此篇時便說:“此與杜麗娘之於柳夢梅,一女悅男,一男悅女,皆以夢感,俱千古一對情癡。”
小知識
杜麗娘和柳夢梅是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牡丹亭》中的人物。二人夢中相愛,因情而死,因情而複生,正是世間癡情的代表。
你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嗎?
如果情人是異物,你可以接受嗎?或者簡單一點,情人來自不同的地域、種族、宗教信仰,你可以接受嗎?
4.長篇章回小說的愛情經典
明清長篇章回小說大興,《紅樓夢》的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正是長篇章回小說中愛情故事的典範。雖不能把《紅樓夢》簡單地看作寫男女情愛的作品,但其中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確實曾令不少人動容。
俊男美女的愛情雖讓人羨慕,但鶼鰈情深並不隻在此。《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和他的妻子便是令人羨慕的一對。在少卿富貴的日子,她一起錦衣玉食,但在少卿貧賤時,她依然故我,勤儉持家,毫無怨言。對少卿的仆人朋友,她能落落大方,不因少卿貧富而有異。《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杜少卿夫婦遊山遲衡山朋友議禮”中的一段情節,在中國古代便曾令人咋舌。
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攜著娘子的手,出了園門,一手拿著金杯,大笑著,在清涼山岡子上走了一裏多路。背後三四個婦女,嘻嘻笑笑跟著。兩邊看的人目眩神搖,不敢仰視。
古人謂男女授受不親,即使親如夫妻,在人前也不會有很親密的舉動,杜少卿在當時保守的情形下與娘子攜手遊山,可謂率性。更難得的是杜夫人能與丈夫一樣脫俗。杜少卿的朋友季葦蕭多喝了幾杯後,醉了,說道:
“少卿兄,你真是絕世風流。據我說,鎮日同一個三十多歲的老嫂子看花飲酒,也覺得掃興。據你的才名,又住在這樣的好地方,何不娶一個標致如君,又有才情的才子佳人,及時行樂?”杜少卿道:“葦兄,豈不聞晏子雲:‘今雖老而醜,我固及見其姣且好也。’”(第三十四回“議禮樂名流訪友備弓旌天子招賢”)
古代男尊女卑,男子往往在妻子年老色衰後娶上一名後生美妾,以為這樣的人生才愜意。但杜少卿不同,他看重的是妻子的內在美,而不是表麵的色相,所以杜氏夫婦才可以攜手共步,成為令人羨慕的美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