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軍事學院成立1

●劉伯承走出機艙,見朱德正向他揮手,他急步跨下舷梯,與朱德的手緊緊地握到了一起。

●朱德顯得興致勃勃,一邊走一邊講戰爭年代看地形的笑話。

●劉伯承用標準的軍人姿態,正步走到軍旗前麵,單膝跪倒在軍旗前,雙手捧起軍旗的下角,吻了一下,然後站起身來,接過軍旗致答詞。

● 軍事學院成立

共和國故事·將帥搖籃

劉伯承出任校長

1950年10月27日,一架銀白色的客機從山城重慶呼嘯而起,在藍天上畫了個優美的弧線後,一路穿雲破霧向北京飛去。

寬闊的機艙裏,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透過舷窗,深情地望著腳下這片他為之奮鬥的土地。

大巴山雄峻高大,層林盡染,江漢平原似綠色的錦緞一般伸展到天邊,奔騰的長江在錦緞上蜿蜒出一條閃亮的光鏈,像一條銀龍在扭動飛舞。

這就是我的祖國!

劉伯承俯瞰著腳下的錦繡河山,不禁思緒如潮,心潮澎湃,他想到了新中國建設的燦爛前景,想到了軍事教育事業即將出現的繁榮春天。

1950年6月間,劉伯承得知,中央軍委決定在戰爭年代創辦的各類學校的基礎上,改建適應現代戰爭條件的正規軍事學校,各軍、兵種都要新建自己的各級專業技術學校,作為先導,全軍要首先創辦一所教育訓練中、高級幹部的陸軍大學。

一聽到這個消息,劉伯承心中立即萌動投身軍隊院校教育的念頭。

全國解放之後,隨著戰爭的硝煙淡去,全黨將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中心任務也由主要領導革命戰爭轉向領導大規模經濟建設。與此同時,人民解放軍的建設也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在革命戰爭年代,由於客觀環境、條件的限製,使人民軍隊的建設一直處於比較低級的階段。即兵種單一,隻有陸軍和少量炮兵、工程兵,裝備落後,步槍加小炮,特種裝備中全軍坦克不到100輛,軍隊編製、製度也不正規,作戰指揮也不集中、不統一,部隊打仗還帶有遊擊痕跡等等。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共產黨掌握了全國的統一政權,控製了城市工業和全國資源,並擁有強大而可靠的經濟基礎,人民軍隊的建設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新時代給人民軍隊提出了新的曆史任務。今後,人民軍隊將主要擔負保衛和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職責。這就給軍隊提出了如何進行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曆史性課題。

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軍隊進到建軍的高級階段,即建設諸軍兵種合成軍隊,和掌握現代軍事科學技術的階段。這是人民解放軍麵臨的又一次偉大轉變。

毛澤東曾經說過,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任何工作都是以人才建設為先導的。為了適應這個轉變,創辦、擴建以陸軍大學為首的一批軍事院校,自然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劉伯承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才主動請求讓自己去辦軍校的。

建國後不久,有人向劉伯承透露,中共中央準備調他進京,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一職。

劉伯承聽後,幽默而風趣地說:“我年紀大了,跑不動了,還當啥子總參謀長。總參謀長我已經當過4次了,總沒有當好嘛!這次就不要再去當吧。我還是去辦學校,搞教育,當教書先生吧!”

就這件事,中共中央也曾非正式地征求過劉伯承的意見。劉伯承明白,這是中共中央領導人對他的關懷,要為自己安排一個合適的職位。但劉伯承心裏更明白自己的情況,自己年事已高,身體又不好。總參謀長是軍隊建設第一線上的重要職務,最好讓年富力強的人去擔任,自己應該另謀所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