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太子回朝,妙樂天尊從半空中同國王下來,妙樂天尊曰:“汝可用心修行,三年後若有功,則我來矣。”國王唯唯聽命,晝夜勤苦坐煉,饑則食鬆,渴則飲水。時光易過,不覺三年滿矣。妙樂天尊一日到來,問曰:“弟②子知道乎?”王曰:“不知。”又問曰:“知世事乎?”王又答曰:“不知。”
又問曰:“知生死乎?”王又答曰:“不知。”又問曰:“知有身乎?”王又答曰:“不知。”天尊見國王天地間之事,俱不知之,識其心死入道,微微笑曰:“功成矣。”王曰:“何得成功?”天尊曰:“子莫知之心灰矣。”
①王曰:“吾更當如何?”天尊曰:“賜汝五道祥雲,入中天參玉皇。”國王聽罷,叩頭拜謝。同天尊上天。先至三清閣參見三清,三清慶賀。次日早朝,玉帝升殿,眾真君朝罷,三清出班奏曰:“臣有妙樂天尊,收一弟子,乃西霞國王修行得道者,來見我主。”玉帝聽罷,命宣進。國王三呼畢,帝問眾仙:“當封何爵?”眾仙奏曰:“此是我主一魂化身,任主自裁。”玉帝聞奏大驚,叫國王抬頭,一見國王美貌,心中大悅,即封國王金闕化身蕩魔天尊,造一九天遷軟府,掌管本天宮,管三十六員天將,賜過黑龍袍一領,七星劍一把,七寶冠一頂,繡墩同坐,同入同行。國王謝恩。玉帝大設筵宴,慶賀朝散不題。
卻說上帝次日去太陽宮,鄧化出接祖師,上帝見並無三十六員天將,問鄧化曰:“玉帝封某在此掌管三十六員天將,為何不見一將?”鄧化稟曰:“原日乃是玉帝一魂化身掌管,因其意貪,墮去凡間,無人在此,故此天將俱下凡間去了。”祖師曰:“既有此情,某當來日麵君。”不題。
卻說次日平明,玉帝升殿。祖師奏曰:“蒙我主著臣去太陽宮管三十六員天將,因無主管,俱走下凡矣,乞我主上裁。”玉帝聞奏,問眾臣曰:“祖師奏此,當複何如?”眾臣曰:“太陽宮既是祖師掌管,天將若走下凡,自就令祖師去凡間收歸天曹,則為妙矣。”帝依奏,即著祖師去凡間收天將。
祖師謝恩出朝,心下十分憂悶,因不知眾天將去向,不若去見我師妙樂天尊,以問其故。思罷,即入兜率宮。妙樂天尊正在禪壇打坐,祖師向前打個和合。
天尊曰:“弟子到此為何?”祖師曰:“非為他事而來,蒙聖上封去太陽宮,掌管三十六員天將,弟子去時,一個也無。回奏玉帝,帝問眾臣“眾臣奏帝命弟子自去收複帶歸,弟子下凡不知去向,敬來請問師父。”天尊曰:“我若不說,你不知之。你有四十二年災難未滿,故有此事而來。天將此回亦收不得,更要投胎入凡,受盡苦難,才得入極樂之界。”祖師曰:“今從何處投生!”天尊曰:“目今淨洛國王無子,善勝皇後燒夜香當天求子。汝今化一道金光,去投入皇後胎中,後日長成,修行功滿,那時方得入天曹享用。”
祖師聽罷,隻得拜別,化一道金光,飄飄蕩蕩,飛入淨洛國來。
善勝皇後正在禦園燒夜香,忽然睡去。那一道金光投入皇後腹中。皇後即夢見吞一紅日入腹,身懷有孕。不覺十個月滿,開皇二十五年三月初三日午時,淨洛國皇後生下太子,太子在後肋撞出,皇後氣絕。妙樂天尊念動咒②道——此指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
①更——再、又的意思。
語,即吹氣入皇後左肋,皇後漸漸返魂,區省人事。滿宮中盡是紫霧罩住,有九條龍吐沫,待太子沐浴畢。一時間妙樂天尊帶龍騰空而去,宮中如舊。
宮娥出奏國王。國王大喜,命抱出太子,見其眉目秀,骨格希奇。國王大悅,即代太子取名,叫作玄元太子。
不覺春去秋來,光陰迅速。祖師於淨洛國投胎,年有十四歲矣。有一年,淨洛國元宵放燈,國王升殿,太子出來奏父王,要去看燈。父王曰:“你乃①一東宮,不可夜出觀燈。”太子曰:“兒扮為民,去看便回。”國王依奏,即著指揮湯伯同太監四名,保太子出朝,去市觀燈。太子正出朝門,行不一箭之路,但見:燦爛花燈高掛,笙簫管樂喧天唱。彩嬌娥勝天仙,飲樂壺漿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