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師徒不受,隻領關文又行。
四眾行了幾日,三藏道:“今日天晴,我自己去化齋吃,你等在此坐下。”
眾徒不敢卻。他一人行至盤絲嶺,嶺下有一洞,洞邊有一濯垢泉,七怪正在浴水。望見三藏來到,遂把洞化作茅庵。三藏隻說是人家,徑自進去化齋,被七怪放出絲繩,將三藏綁住,又去浴水。那行者、八戒正來尋師,卻見七怪在水浴洗,把衣服放在崖上。行者知是妖怪,變作老鷹在樹,聽得那妖道:“洗完去蒸和尚。”行者心中就惱,把衣服一應抓去,八戒見行者抓去衣服,他就變一泥鰍下水,在那女怪陰戶口左衝右撞。七怪當癢痛不過,隻得上岸,各跑轉洞中。吩咐七個蟲精,叫做蜜、螞、蠦、蟬、蜢、蠟、蜻七蟲,把守洞門。七怪逃入黃花觀。
這行者三眾來教師父,隻見七蟲在門,被三眾打死,救出師父又行。卻走到黃花觀,隻見有一道相迎。方才坐下。忽聽得後堂叫聲“師兄”。道士進去,見七個女怪道:“此四個和尚,正是先前追逐我的,望老兄念同窗之情,替我報這些仇也。”道士依言,即以毒藥獻茶內。適然行者出去放馬,把三藏、八戒、沙僧一齊毒倒。行者轉來,見害倒三眾,即掣金棒,把道士亂打。那些女怪又放絲繩,要捆行者。這行者摘七根毛,各變本相,執金棒把絲繩連攪,隻見攪住七個蜘蛛。行者收上毫毛,將七個蜘蛛盡皆打死。那道士奮勇報仇,與行者大戰。早驚動十花洞篦籃婆,使一法術,降伏道士,卻是一條蜈蚣精。行者忙問:“助陣者誰?”篦籃答道:“我是昂日星官之妻,我是雞母王,故能伏此蜈蚣精。我有仙丹在此,你拿去救轉師父、師弟。”
付丹已畢,遂駕雲而去。
行者救轉三人,燒了觀宇。師徒又行,倏到獅陀國。原來此國君臣被三個妖魔吃了,占坐此國。他師徒不知,進城去改換關文,被魔王一齊綁倒,吩咐小妖蒸熟來吃,行者使一個縮身法子走脫,去西方拜見佛祖,詳說師父被難。如來聞言,領文殊、普賢同至獅陀國收妖。先令行者引戰。行者提棒進城,那三妖合力殺出,被文殊、普賢念動咒語,收了青獅、白象,各跨坐下。如來收了大鵬金翹鵲。三妖既除,佛歸西天。行者救出師父、師弟,四眾趲步西行。不知向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正是:真經必得真人取,意緩心勞總是虛;若非諸神相護擁,凡胎焉能得到西。
三藏曆盡諸難已滿卻說唐僧師徒行至比尼國,聞說國王寵愛一新妃,縱色過度,元神消瘦,請得二真人煉丹,要孩兒心肝調藥,一國孩兒皆遭殃。三藏聞言垂淚。行者道:“師父莫哭,此道人必是妖精,我和你進朝去換關文,定要識破此事。”
二人進朝,投下關文。隻見國王、新妃同道人並坐,正要活取孩童心肝。行者且不換關文,忙罵道:“妖道無知,你惑君害民,罪孽何深!”將欲舉棒,那妖化陰風,把新妃一起攝去。國王忙問原因。行者道:“我是大唐僧人,到此改換關文,見你被二妖迷惑,我今識破計策,他化陰風而去。”國王道:“你識認妖,可捉得嗎?”行者道:“我立時就拿個。”言畢,遂駕觔鬥而去。
且不說一國君臣驚駭。隻說行者隨陰風趕去,起至草坡,與二妖大戰三合,被行者一棒打倒,卻是一個白鹿精,一個白狐精。行者帶二精回見國王。
國王又愧又喜,深感行者除妖救民。欲留師徒坐宴。三藏堅辭,換過關文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