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罷,放出沙僧。沙僧出洞,一見行者複來,滿麵皆春,極言感謝。行者道:“閑言休題,你二人且抱此兒子去見老妖,說老孫在此等戰。”
八戒、沙僧徑至銀安殿,見老妖酒還未醒,二人把兒子丟將下去,跌得成泥,道:“你這妖怪,我大哥孫行者在你洞中等戰。這是你的兒子,已被我等殺了。”老妖聞言大怒,星飛回轉洞口,見行者披掛等候,那妖怪舉寶刀便砍,行者掣捧棍對麵相迎,戰經五六十合,被行者使一個高探馬的勢子,賣一下葉裏偷桃的手段,望妖怪頭頂上一棒,打死那妖在地,化作一陣黑氣上天。行者抹開火眼金睛一看,知是上界奎木狼下界。又見洞口亦一溜青氣,①知公主亦非凡女,乃被衣殿前的玉女,與奎木狼有夙緣,故配合一十三年。
行者進洞,轉帶公主去到寶象國中。那國王甚是歡喜道:“你師父在鐵檻中。”行者近前去著,眾人皆見是虎,惟行者見是師父,笑道:“師父,你嫌我行凶作惡,你怎做出這等模樣?”言罷,將法棒一指,乃現出本相,定性睜眼,見是行者,道:“悟空,你從哪裏來也?”沙僧侍立左右,把前後詳陳一番,三藏謝之不盡。國王整治齋宴,酬謝師徒,宴罷又行。
①唐僧複得行者,師徒從今一心相投,共去西方。又見高山嵯峨,正在難行之處,忽見綠坡上有一樵夫,高叫:“西進長老,聽我一言。此山名喚平頂山,山有一洞,名喚蓮花洞,洞有二妖,一名金角大王,一名銀角大王。
聞說二妖打聽得甚麼取經唐僧,元神完足,正要畫影圖形捉他生吃。你等若是取經者,行路須要仔細。他有五件寶貝,甚是利害,謹記,謹記!”言畢,忽然不見。行者睜開火眼金睛,望雲端一看,見是日值功曹。遂縱雲趕上,罵幾聲毛鬼:“你有話不直說,這等變化怎麼!”功曹道:“大聖休惱,那妖甚是利害,須要提防。”行者聞言,叱退功曹,按落雲頭道:“師父,此山精怪猖狂,弟子怕去,不如讓我回去也罷。”三藏道:“賢徒,你休惱我昔日之言。還須你放心保我。”行者道:“我本無不盡心,隻愁寡不敵眾。”
三藏道:“還有八戒、沙僧,悉由你調遣。”行者道:“這等,讓八戒向前打聽,沙僧在後保護師父。”
八戒正去打聽,隻見銀角大王與群妖手之一圖畫,有師徒形影。妖見八戒來到,見合圖中一相,就掣寶貝來殺,八戒舉釘鈀架住。鬥有二十回事,八戒被藤蘿絆倒,被群妖捉進洞去。不知八戒存亡吉凶,下文分解便見。正是:頂山妖魔難收滅,萬種災生不易除:八戒打消遇妖捉,不知性命果何如?
唐三藏師徒被妖捉①夙(sù)緣——素有的緣分。
①嵯(cuō)峨(é)——山勢高峻的樣子。
卻說那怪將八戒拿進洞去,金角說:“這豬精要他則甚,還要去拿唐僧。”
②銀角道:“也不要放他,把他浸在後園塘中,浸去皮毛,然後把來做鮓。”
眾小妖把八戒拋在水裏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