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市群旅遊協調發展優化路徑研究(1 / 3)

城市群旅遊協調發展優化路徑研究

城市理論前沿

作者:虞虎 王開泳 朱付彪

摘要:安徽省城市旅遊發展速度較快,但存在較大的空間發展不均衡。江淮城市群是中國“十二五”城市群戰略的重要一極,將成為未來安徽省城市旅遊發展的區域主體,因其有利於整合區域資源、弱化城市旅遊發展的不均衡態勢,提高資源要素、資金利用效率。江淮城市群旅遊發展現存四大問題:旅遊資源類型多樣,開發強度存在較大的空間不均衡;旅遊產品建設重複性較大,不利於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個別城市旅遊戰略定位不準確,發展力量離散化;城市旅遊缺乏區域性整合,區域經濟社會帶動力不足。未來江淮城市群旅遊發展應從城市群旅遊空間發展、旅遊產業發展、區域旅遊形象整合和區域旅遊管理四個方麵協調區域旅遊資源開發和產品建設及一體化管理,促進江淮城市群旅遊協調發展,提升區域旅遊競爭力和區域帶動能力。

關鍵詞:城市群旅遊;協調發展;優化路徑;江淮城市群

Abstract:Urban tourism industry is developing fast in Anhui province, but there is a large spatial imbalance problems. Urban agglomeration will be an important pole in China’s “twelfth five-year” strategy, which will become the subject of future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because it’s beneficial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resources and weaken the unbalanced situation of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and tourism investment. There exists four problem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Jianghuai agglomeration:(1) tourism resources’ type is various but is larger gap in development intensity;(2) tourism product construction repeatability is bigger,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improve fund use efficiency;(3) strategic positioning is not accurate for individual cities, tourism development strength is discretized;(4) urban tourism lack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 driving force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is not insufficient. Regional tourism resources should be integrated and marketed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urban agglomeration tourism spatial development pattern, tourism products and tourism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gional tourism image integration as well as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finally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Jianghuai urban agglomeration tourism and lift reg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leading ability.

Key words:urban agglomeration tourism;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ptimize path;Jianghuai urban agglomeration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3)-11-04(6)

安徽省擁有類型多樣、數量豐富的旅遊資源。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基礎設施和旅遊接待環境改善、旅遊投入支持、品牌塑造以及一係列旅遊發展政策的大力支持,城市旅遊事業取得了較快發展。2012年,安徽省旅遊外彙收入15.6億美元,同比增長32.5%;國內旅遊收入2519.08億元,同比增長38.79%,已經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旅遊大省。但是,受資源分布不均衡、行政體製和發展理念等要素影響,區域旅遊發展不協調、區域整體競爭力發展滯後,在帶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能力顯著不足。皖南國際旅遊區、沿江城市帶、“兩江一湖”旅遊區等旅遊發展戰略的發展重點都在皖南,造成皖南、皖中、皖北安徽三個地區的旅遊發展差異較大。“十二五”發展機遇期,安徽省有必要尋找發展突破口,促進皖南地區對皖中、皖北旅遊產業帶動能力。城市是旅遊產業發展的依托和主體,城市旅遊產業發展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增強城市的區域帶動能力。進入“十二五”,中國城市發展的主要抓手是城市群發展戰略,其發展可以整合區域資源、促進區域經濟社會水平的快速提高。因此,旅遊發展不僅需要以城市為載體,還需要著眼於城市群這一區域性的旅遊發展戰略,實現區域旅遊競爭力的整體提高。

江淮城市群是長三角向西輻射的“腹地城市群”,也是中部地區東向發展的“門戶城市群”,作為未來中國城市群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極這一概念已得到國家發改委的證實。江淮城市群發展將較大推動皖北經濟發展,改變安徽省經濟發展南北不平衡的空間發展格局。而安徽省旅遊發展的重點也將聚焦於江淮城市群這一區域性主體,因其與其他旅遊區相比,更能夠帶動全省旅遊產業經濟發展,弱化區域和城市間的經濟差異。江淮城市群包括合肥、六安、巢湖、淮南、蚌埠、滁州、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安慶等11市,皆在合肥2小時通勤圈內。2011年,巢湖的分拆將優化合肥、蕪湖、馬鞍山的城市發展空間和城市經濟聯係,有助於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設。近年來,江淮城市群旅遊經濟取得較快發展,2000年到2010年,旅遊總收入占GDP和第三產業的平均比重分別由5.12%和14.26%分別增長至8.03%和23.90%,旅遊產業已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增長極,其中合肥、池州、安慶旅遊總收入分列前3位,占江淮城市群旅遊總收入的61.56%。因此,本文對江淮城市群旅遊發展問題和對策的研究,對於未來安徽省城市旅遊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城市群旅遊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城市群正逐漸成為中國提升區域旅遊競爭力的重要載體,城市群旅遊越來越受到管理者重視,它是以城市群為地理單元,由旅遊吸引物、設施、社區有機結合,借助現代交通工具、綜合運輸網、信息網絡密切連接,形成整體效應和形象,同時旅遊地各城市、各方(政府、行業協會、旅遊企業、居民)通過各種行動促進旅遊業發展。與單個城市相比,城市群旅遊主要體現為城市間高度連接形成的整體效應和總體形象[1],其對於區域旅遊綜合實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旅遊是城市群旅遊發展的基礎,城市旅遊競合作用下的資源配置和產業聯係不斷推動區域旅遊一體化。

城市群既是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也是重要的旅遊客源地。城市化、工業化帶動下的城市規模擴大、經濟水平提高等城市綜合實力的提升是城市旅遊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因素,旅遊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內容,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歸根結底,城市旅遊發展是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產業互補,共生共贏的結果,二者作用具有雙向性。城市規模具有等級性,城市旅遊水平同樣具有等級性,也表現出階段性的動態特征和模式。從資源配置的角度,可把城市群旅遊經濟增長的因素歸結為資源稟賦、區位條件、資源配置能力和外部環境等四個方麵,這四個要素互相作用,不同時期城市旅遊經濟發展的驅動作用不同,在同一時期不同城市的旅遊驅動力也可能不同。正是這四個條件作用的相互性,推動了城市旅遊業經濟部門的成長,並使之成為城市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並最終推動城市群旅遊產業的協調發展。依據這四個條件在不同時段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總結城市群旅遊演化的階段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