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讓愛心伴你快樂成長
王孝謙
“四川省十佳殘障模範”賴雨的精神曾經感動過很
多人,更溫暖和鼓勵過很多人,這種精神的力量,我相
信至今依然是很多人生活的支撐和生命的信念。
賴雨,不到兩歲就因小兒麻痹症全身癱瘓了,雖然
感覺正常,但連趕走一隻蚊子的力氣都沒有。如果不
親眼所見,沒有人能夠準確地想象她的狀況,自然更難
理解她是怎樣完成小學和初中學業的。那不僅僅需要毅
力,尤其需要一種堅定的信念。信念不能消除困苦,卻
能改變對困苦的體驗。賴雨的信念是什麼?賴雨曾經
寫過這樣一句話:
“
愛,隻是傷害!
”
並這樣解釋
:
“如果我愛,我拿什麼證明?如果我被愛,我用什麼回
報?
”
看上去她是害怕愛和拒絕愛的,然而在她的心
裏,我可以肯定地說,她信仰的就是愛,親人的愛,朋
友的愛,所有與愛有關的愛,正是她形成信念的堅實基
礎。
賴雨的全身都不能動彈,隻有頭部可以左右輕微擺
動,左手勉強能夠寫字,而現在更勉強了。她寫字的方
式很特別:本子橫著放,然後從上到下慢慢滑動成字。
那種艱難,我相信所有目睹的人都會為之動容。然而她
卻寫了上百萬字的文學作品,有詩歌、散文,還有一本
特殊的遊記,以及一本由27 年的日記整理而成的自傳體
1
怎樣讓孩子打開心門
賴雨姐姐談成長
的殘疾女作家。
隨筆——《我心如蓮》。為此,她被吸收為四川省作協會員,成為知名
賴雨曾經說過,因為殘疾的局限,寫作,成了她無可選擇的人生
路。賴雨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作為她的文友和朋友,我能體會她的無奈
和辛酸。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一個足不出戶的人,閉門造車,要想
在寫作這條路上開辟出一條陽關大道,是要比常人付出更多艱辛,經受
更多磨難的。賴雨很清楚自己麵臨的困境,何況人首先需要解決生存問
題。經過痛苦的思考,為了自救,也為了助人,賴雨選擇了熱線。賴雨
的熱線讓無數的人掃除了心靈的陰霾,而她也在工作中認識到心理健康
的重要性。2003 年她去四川大學參加了心理谘詢師培訓,6年的學習和
實踐,讓她成長為一名自食其力、頗有建樹的心理谘詢師。
賴雨其實十分熱愛文學,她一直渴望成為張愛玲式的女作家。從文
人到谘詢師,角色的轉換是需要勇氣的,可對於她又是必要的、無可選
擇的選擇。不過她並不後悔這個選擇,因為她在這一領域實現了自己的
價值。想做什麼和該做什麼,對很多人而言都是一種矛盾。賴雨做了她
該做的。
角色的轉換,雖然讓賴雨經曆了很多掙紮和痛苦,但她終於因為別
人的微笑而得到了安慰。這幾年,她做了將近500 個案例。賴雨說,也